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7-17 21:28:5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改错题    下面是一位高三学生参加某高校中文系自主招生时的一段自荐文字。文中画线处有四处用语不恰当,请找出来删除或作修改。?
  ①贵校是一所闻名遐迩的著名文科重点大学,②能进入贵校学习是我的人生梦想。我是一个全面发展的高中毕业生,③无论对文史哲还是对理化生都有较广泛、较深入的了解,④我尤其喜爱理科,去年在全国高中化学联赛中,取得了山西赛区一等奖。⑤我创作的小说《一次机会》《春天的脚步》分别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我曾参加市中学生辩论大赛,⑥凭着敏捷的反应,犀利的口才,优雅的风度,令对手黯然失色,自惭形秽,不仅征服了观众,也征服了评委,因而获得了“最佳辩手”的称号。⑦相信我的到来一定会使贵校倍感荣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第①句,删除“闻名遐迩”或者“著名”;
(2)删除第④句;
(3)将第⑥句中“令对手黯然失色,自惭形秽”改为“令对手自叹弗如”;
(4)将第⑦句改为“如果贵校能录取我,那将是我的荣幸”。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黄页岛”自古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但菲律宾却颠倒黑白,竟然宣称该岛属于菲律宾所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在北京例行记者会上作出回应称菲律宾对中国黄岩岛提出非法领土要求违反有关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这样的举动让所有的炎黄子孙感到无比的愤怒。
B.网络谣言总是以一种虚假的面目来欺哄网民,如果不辨是非,就容易上当受骗。中国互联网协会向全国发出倡议,呼吁各界履行社会责任,依法办网上网,自觉抵制网络谣言传播。
C.“海上联合-2012”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不仅展示了两军现代化的国防装备和军队强大的战斗力,而且有助于发展两军的友好合作关系,加强两军长期的务实性合作。
D.《财富》经济论坛最终选址成都,是因为成都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强大的创新能力、独特的文化气质、丰富的国际会议承办经验以及优良的政务服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指代不明:这样的举动到底是指菲律宾的行为,还是指外交部发言人的回应。B不合逻辑:虚假的面目怎能欺哄网民,应改为“真诚” D:成分残缺:“具有”没有相应的宾语“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小学而大遗群聚而笑之
B.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建立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美德两国首鼠两端,但布什说:“意见不合不影响朋友关系。”
B.网球运动员李娜在各类比赛中频获佳绩,面对在巨大的荣誉,我们希望这位创造了中国网球历史的运动员在巨大的荣誉面前安之若素,不断进取,取得更大的成功。
C.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出神入化的笔法,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搭配组合,使极光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万花筒。
D.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就会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出神入化:指技艺达到极高的境界,此处用以形容笔法。使用恰当。A、首鼠两端:指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与语境不符。B、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不合语境。D、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写字、写文章、画画非常快。这里用错对象。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所填语句不要使用数字。

时间分配
16个无意义音节记忆百分数
5段传记文记忆百分数
立刻
4小时后
立刻
4小时后
全部时间诵读
35
15
35
16
1/5时间用于尝试回忆
50
26
37
19
2/5时间用于尝试回忆
54
28
41
25
3/5时间用于尝试回忆
57
37
42
26
4/5时间用于尝试回忆
74
48
42
26
这是一份有关尝试回忆效果的实验结果材料。根据这个结果,我们在记忆无意义不连贯材料时,应该________。但是不管记忆材料有无意义、是否连贯,分配一定比例的时间用于尝试回忆,都________。


参考答案:分配大部分时间用于尝试回忆?有利于增强记忆效果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图文转换题目,要注意观察图的特点。对于本题,要注意观察表格的相关数据体现的意义,思考表格中最大值、最小值甚至差值体现的意义。比如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在“4/5时间用于尝试回忆”时,无论是记忆“16个无意义音节”还是“5段传记文”,无论是“立刻”回答还是“4小时后”回答,其百分值都是最大的,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用“4/5时间用于尝试回忆”的记忆是最有效的,即记忆情况是最好的。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