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7-17 21:31:5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含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矫健暇想不假思索不胫而走
B.陷井商榷誓不两立卷帙浩繁
C.湛蓝斑烂群英汇萃安营扎塞
D.忸怩诙谐一蹋糊涂鸿篇巨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井—阱、誓—势?(A.暇—遐? C.烂—斓、汇—荟、塞—寨? D.蹋—塌)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仿照例句,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等)
例:C 形的月亮
? ?一个孤零零的字母
? ?写在墨蓝色的天幕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人形的大雁?
一个活生生的汉字?
排在碧空之上
(答案不唯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依照下面这句话的格式仿造三句话,再在后面加一句话,作为前面四句话的总结。(4分)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一片绿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例一: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点缀春天;如果你是一支蜡烛,就放出所有的光明;如果你是一只春蚕,就吐出最后一根蚕丝:人人都应当这样奉献!
例二:如果你是一朵花苞,就吐出芬芳;如果你是一枝蜡烛,就照亮别人;如果你是一条溪流,就灌溉一方土地:有了奉献,才有价值!例三: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春色;如果你是雄鹰,就搏击长空;如果你是蜜蜂,就酿造一份甜蜜:让我们共同创造辉煌!


本题解析:
(简析:先仿写三个“如果你是……”比喻性的分句构成排比,最后写能总括前四句的总结性语句,在开始仿写之前最好能琢磨出所给句子的含义,从而理出整个句子最后扩展的方向)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新闻点评,就是用简明的文字对新闻时间加以评论。请自选角度评价下面的一则新闻,要求观点明确,不超过60字。
南京交管首曝醉驾者
  扬子晚报11月6日报道 从今天开始,南京正式通过媒体曝光醉酒驾车者,首批公布的名单共有106人,都是在7月份被警方查获并实施拘留的。交管部门介绍,曝光还将不定期发布。有人提出醉驾者拘留后还要被曝光是不是过于严厉一说,交管部门认为,曝光可以使醉驾者得到震撼,以后不敢再有类似行为,同时给其他司机以警示。被曝光者感到“很震惊”,认为这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无法预计的影响。社会各界对此事反应不一,而交管则认为曝光不侵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通过媒体曝光醉驾者具有正面意义,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交管部门作为行政机关,只要合理、合法,采取灵活的方式执法是可以接受的。
  ②曝光醉驾名单,让整个社会来监督,对醉驾者起警示作用,结合罚款、吊销执照和拘留等行政处罚措施综合治理效果更佳。
  ③曝光醉驾行为在短期内可能有效,但是曝光醉驾无法可依,行政处罚不得以正义的名义随意“加刑”,以免侵害公众隐私权。(新闻的主题内容包含两个重要的方面——曝光醉驾与后续反应,所以评论内容要包含这两个方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②之,其沸也或炙③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2)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3)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韩愈《送孟东野序》
[注] ① 挠:摇荡。?② 梗:梗塞。?③ 炙:烧。
翻译:
(1)?
(2)?
(3)?


参考答案:
(1)所有的东西得不到原有的平静就会发出声音。(2分)
(2)人对于言论也同样,在迫不得已的时候,人就要讲话。(2分)
(3)所有从嘴里出来而变为声音的,可能都有不平静的缘故。(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