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7-17 21:34:5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f5分) A.《三国演义》中,徐庶之母大骂徐庶不识刘备之伪,“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间”,骂完自缢而死,其行动具有鲜明的拥曹反刘的倾向。 B.茅盾《子夜》丰要描写光怪陆离、大开大阖的都市生活场景,仅第四章写到双桥镇的农民暴动,所以此章游离了整部小说。 C.《边城》由今年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写起,回溯之前的两个端午节,因而整部小说都洋溢着赛龙舟、捉鸭子的狂欢气氛。 D.《哈姆莱特》采用多线索布局,哈姆莱特、雷欧提斯和福丁布拉斯三条线索安排得繁简得当、缓急有序,全剧气势跌宕起伏。
| E.泰戈尔《飞鸟集》歌颂了自然、生命与爱情,诗句如格言般短小精致,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和隽永的哲理性,语言清新,意象美妙。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A项错误明显,徐庶之母大骂徐庶不识曹操之伪,其行动也不是拥曹反刘。C项中沈从文的代表《边城》共写了三次端午节,都与翠翠的爱情紧密相关然而经过了这三个端午节,这段朦胧的爱还没真正的掀开那层薄薄的纱。男配角退出了竞争的舞台,本来以为两人从此就可以坦诚相见,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但毕竟不是安徒生、格林童话,不会有幸福和快乐的结局。作《边城》由三个端午节事件贯穿始终,“端午”成为这篇小说发展的一条主要时间线索。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甸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译文: (2)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译文:
参考答案:(1)他不趋附当时的权贵,所担任的官职常常多年得不到提升。 (2)用事实来检验,彼此符合,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
本题解析:(1)3分。慕辄各1分,译出大意得1分。 (2)3分。台契未之有也各1分,译出大意得1分。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因事至酒家,遇群寇暴集,以计悉枭其首。(5分)?’. 译文:? (2)既俾其二子随侍,仍挟尚医以从,御厨调膳以给之。(5分) 译文:?
参考答案:(1)刘仁罕曾经因为有事情到酒店,遇见许多盗匪突然聚集,便用计谋把他们全部斩首示众。(句子大意正确2分;“暴”(突然)、“以”(用,凭借)、“枭”(斩下,砍下,斩首示众),各1分。) (2)皇上就让他的两个儿子随行侍奉,还带着御医跟从,有御用厨师调剂膳食来供给他。(句子大意正确2分;“俾”(使,让)、“挟”(挟带,带着)、“给”(供给)各1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绾着(wǎn)厢庑(wǔ)盥手(guàn)畏葸(sī) B.吞噬(shì)榫头(sǔn)拓片(tuò)草窠(kē) C.门槛(kǎn)渣滓(zǐ)屏气(bǐng)牲醴(lǐ) D.聒噪(guō)踝节(huái)模板(mó)瞋视(chēn)
参考答案:C? (A、畏葸xǐ;B、拓片tà;D、模板mú)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的十大任务中,第一个就是扩大内需战略,这里,关键是启动消费。”有关专家认为,原来我们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方式和投资拉动型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 B.世界卫生组织这份一年一度的报告,提供了儿童与成人的死亡率、疾病谱以及吸烟饮酒等健康风险因素增加的最新资料。 C.各地教材大换血,鲁迅的多篇作品“被踢出去”,网友质疑道:“时代确实不同了,但谁又能否认我们这个时代不需要鲁迅精神了呢?” D.除能够发出海啸预警外,这套新研制的天灾预警系统还可以对火山爆发和地震等极端天气状况发出警报,通知民众迅速撤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