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判断和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后人把建安诗歌这种建筑在慷慨情怀基础上的爽朗刚健的风貌,称为“建安风骨”。
B.“花间派”词人以温庭筠、周邦彦为代表,在填词时往往取当前情事,表现艳遇怨慕与离愁别绪,藻丽浓艳,细美婉约,构成“香而软”的风格。
C.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民歌的新发展,其中《木兰辞》叙事与抒情相渗透,细腻与粗犷相融合,代表了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D.陶渊明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直接引领了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诗创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花间派”词人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C《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D谢灵运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景仰 文采 风和日丽
B.精焊 酣畅 博闻强记
C.宏亮 沧茫 泪下沾襟
D.机缘 气慨 大汗淋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40字。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作者从听觉角度通过对比写蝉鸣,用“残声”“嘶叫”寥寥数词便写出了秋之悲凉的特点。
(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炫耀遐想没精打采重峦叠嶂
B.枷锁安祥繁芜丛杂戊戌变法
C.雀跃账簿与日剧增义愤填膺
D.毕竞磋商残羹冷炙恰如其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祥”应为“详”;C项“剧”应为“俱”;D项“竞”应为“竟”。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A.鞭笞懈怠舌苔心旷神怡百战不殆
B.隔阂遗骸弹劾惊涛骇浪言简意赅
C.癖好薜荔巨擘穷乡僻壤劈波斩浪
D.茁壮罢黜拙劣咄咄逼人相形见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读音分别为“chī,dài,tái,yí,dài”;B项读音分别为“hé,hái,hé,hài,gāi”;C项读音分别为“pǐ,bì,bò,pì,pī”;D项读音分别为“zhuó,chù,zhuō,duō,ch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