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二)
A.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B.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C.自言本是京城女。 D.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D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徒:徒弟?“徒”还有其他意项 “同一类的人 ”如郯子之徒;空,白白的,如成语徒有其名;只,仅仅,如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点评:此时必考题型,做好此题应该结合上下文推敲,找出最符合的义项,实际上考查的实词大都在我们中学课文里出现 ,所以要掌握好课本还要会知识迁移。
小题2:C中的“是”是判断词,翻译为“是”,A、B、D均为指示代词“这”。
点评:此题不难,“是”是比较特殊的一个文言实词,在古代汉语中大多作代词来讲,不表示判断,要具体到某句话上来分析,只要记住了,也就不难了。
小题3:A中分别为表顺承和修饰 B代词 C分别是指示代词这和宾语前置的标志
D 分别是……的样子和相当于“于”,介词 对于
点评:对于文言虚词的分析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有的地方区别很小,所以要谨慎的分析,讲求方法,例如“而”的用法,表示承接(动词+而+动词)、递进(而的前后意思上有梯度)、修饰(副词+而+动词)、并列(名词、形容词+而+名词、形容词)关系较难区分,要自己找规律,要深思归纳总结。
小题4:A说的是作者游山的情景。B是看到暮色不愿回去,没体现出物我两忘。C 说心想和做梦的关系。D意为形神俱忘,无拘无束,好像已经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符合题干的意思。
点评:此题较难,因为要先会翻译并且还要明白深意,还要和几个其他的题支对比,应该仔细审题干,然后根据题干的内容逐一对照题支,前提是要正确理解题支的意思,看看是否相符。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阳球字方正,渔阳泉州人也。家世大姓冠盖。球能击剑,习弓马。性严厉,好申、韩之学。郡吏有辱其母者,球结少年数十人,杀吏,灭其家,由是知名。初举孝廉,补尚书侍郎,闲达故事,其章奏处议,常为台阁所崇信。出为高唐令,以严苛过理,郡守收举,会赦见原。
辟司徒刘宠府,举高第。九江山贼起,连月不解。三府上球有理奸才,拜九江太守。球到,设方略,凶贼殄破,收郡中奸吏尽杀之。迁平原相。时天下大旱,司空张颢条奏长吏苛酷贪污者,皆罢免之。球坐严苦,征诣廷尉,当免官。灵帝以球九江时有功,拜议郎。时中常侍王甫、曹节等奸虐弄权,扇动外内,球尝拊髀发愤曰:“若阳球作司隶,此曹子安得容乎?”
光和二年,迁为司隶校尉。王甫休沐里舍,球诣阙谢恩,奏收甫及中常侍淳于登、袁赦、封易等,及子弟为守令者,奸猾纵恣,罪合灭族。太尉段颎谄附佞幸,宜并诛戮。于是悉收甫、颎等送洛阳狱,及甫子永乐少府萌、沛相吉。球自临考甫等,五毒备极。萌谓球曰:“父子既当伏诛,少以楚毒假借老父。”球曰:“若罪恶无状,死不灭责,乃欲求假借邪?”萌乃骂曰:“尔前奉事吾父子如奴,奴敢反汝主乎!今日困吾,行自及也!”球使以土窒萌口,棰朴交至,父子悉死杖下。颎亦自杀。乃僵磔甫尸于夏城门,大署牓曰“贼臣王甫”。尽没入财产,妻、子皆徙比景。
时顺帝虞贵人葬,百官会丧还,曹节见磔甫尸道次,慨然抆泪曰:“我曹自可相食,何宜使犬舐其汁乎?”语诸常侍,今且俱入,勿过里舍也。节直入省,白帝曰:“阳球故酷暴吏,前三府奏当免官,以九江微功,复见擢用。愆过之人,好为妄作,不宜使在司隶,以骋毒虐。”帝乃徙球为卫尉。时球出谒陵,节敕尚书令召拜,不得稽留尺一。
其冬,司徒刘郃与球议收案张让、曹节,节等知之,共诬白郃等。遂收球送洛阳狱,诛死,妻子徙边。(选自《后汉书·卷七十七·酷吏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罪合灭族——合:应该
B.于是悉收甫、颎等送洛阳狱——收:逮捕、拘押
C.少以楚毒假借老父——假借:借助、帮助
D.行自及也——行: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马伸“勇于为义”的一组是
[? ]
参考答案:1.C
2.D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分别选出下列各题中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
A.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现在即使死在这上头,比起我乡邻们的死已经是晚的了。)
B.吾尝疑乎是。(我曾经对这句话怀疑过。)
C.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男子汉也爱他的小儿子吗?)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的心意不在于酒醉,还在乎山水之间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5分)
君子有三乐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①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注】,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②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注】故:事故,指灾患病丧。
(1)解释下列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王??②怍??
(2)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君子的三乐。
一乐??二乐??三乐?
参考答案:(1)①统治、统一或德治?②惭愧(2)一乐家庭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
本题解析: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 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概括的时候要用最简练的词语来概括。
点评:本题题型比较新颖,题目也比较简单,只要能翻译出来,第一个小题就迎刃而解。再概括总结一下,第二问也不难答出来。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回答下面问题。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独.家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节选自《汉书·苏武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 论:评论
B.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肥沃
C.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 除:殿阶
D.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 系:关押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何以汝为见——吾羞,不忍为之下
C.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D.皆为陛下所成就——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3.下列各句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卫律、李陵的劝降方式不同,一是他们与苏武关系不同,二是他们的修养与作为不同,苏武的回答在措辞和态度上也就不同。
B.匈奴明白了威权富贵无法征服苏武,便想到用摧毁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苏武的反抗也由以前的求死而变成以后的求生。
C.李陵劝降苏武时,曾说到汉武帝的刻薄寡恩,苏武明知如此,还是一心守节归汉,这说明他们两人的精神境界是高下分明的。
D.为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文中写了三个叛徒与苏武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校尉虞常,一个是原汉将卫律,一个是李广之孙李陵。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2.A
3.D
4.(1)(你)不能公平行事,却想要使汉匈两王相斗,来旁观(战争的)祸败。
(2)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朝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