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②掠予舟而西也?③侣鱼虾而友麋鹿?④徐孺下陈蕃之榻 A.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1)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
(2)我就提着衣襟上山,爬过险峻的山岩,拨开茂盛的草丛,登上形同虎豹的石头,攀着形如虬龙的古树,直登到鹰隼筑巢的高处,俯瞰水神所居的深渊。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的地方。
本题解析:
小题1:A结构助词“的”,B跟随/使动用法,使跟随,“率领”,C“可是”/“回头看”,D顺承关系/因果关系
小题1:①句“下”和②句“西”均为方位名词用作动词“攻下”和“向西飞”,③句“侣”为名词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④“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放下
小题1:不只是泛舟,还有爬山,描绘的不是江上景色,而是山间草木,景色是“峭拔”,而非“清幽”。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核。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
A.尝为晋君赐矣(恩惠) 又欲肆其西封(疆界)
以乱易整,不武(符合武德) 拔剑切而啖之(吃)
B.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 发图(打开)
比诸侯之列(并,列) 荆轲废(倒下)
C.少假借之(稍微) 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掷击)
鲰生(浅陋、卑微) 臣愿得谒之(进见)
D.见陵之耻(被) 素善留侯张良(友善、交好)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赠送) 而右手揕其胸(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4分)
言 身 之 文 也 身 将 隐 焉 用 文 之 是 求 显 也 奚 以 此 为 哉 予 意 大 夫士 之 爱 公 者 强 为之名 耳 非 公 意 也。
参考答案:言 /身 之 文 也/ 身 将隐 /焉 用 文 之 /是 求 显 也/ 奚 以 此 为 哉/ 予 意 大 夫 士 之爱公 者 强 为 之 名 耳/ 非 公 意 也。(4分,两空1分,中间有多划的该项不得分)
本题解析:文言断句为四川近年高考中新出现的题型,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当然还有一些取巧的方法可供借鉴:找名词、找动词、看标志、注意句式、注意修辞等。
【参考译文】
语言,是一个人的文饰罢了,自身将要隐居了,哪里还用得着文饰呢?这是追求显扬啊。(娄公)用这篇记做什么呢?我猜想,是那些喜欢娄公的大夫士人勉强要替他求名罢了,不是娄公的本意吧。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赠御医何承云序
(明)陈继儒
士尝言,不为相则为将,乃医则二者多兼之。相寿国,医寿人,心相等也。相者制治于未乱,将者图变于预设,医者知微于腠理,智相等也。夫医一技耳,今且与将相絜短长而共低昂,得无重哉?
余尝心慕乎承云何公之医也,公克以医世其家,家有藏书,咸禁方奇经,多秘弗传。公受而读之,裁以己意,核以古法,术益精良,而公之名目益显。于是起为景王御医,声驰吴楚间!未几南归,而乡之扶疾而赖公以起者,户满屦矣。四方请学者,车塞道矣。公不问贫富远迩,求即辄应,授即辄中。故上自缙坤先生,以及细民之家,每见公,必拱手加敬,称仁人云。
庚辰秋,余抱病三月,几与鬼邻,而复值母艰,内有哀痛迫肠,外有虚热攻体,时命大谬,谓当已耳。适余恍惚中若有以告公者,当是时,余未识公也。及公至,接而视之,洞烛如白日,投药试饵,应手而愈。故自今循顶至踵,得与有生之乐者,夫孰非公所赐耶?
然则公非直与将相等也,有特相不及公者三。将与相位尊骄倨,每倚富贵而羞贫贱,至疾苦不相闻;而公以药石惠及匹夫匹妇。其不及公者,一也。虚縻爵禄,执空文以罔主上,无所称塞;而公视人若视其身,治病若治其家,德不望报,报不厚责。其不及公者,二也。将相不贤,或巧樱善类,阴螯豪杰,以快私意;而公于贤士大夫,保恤调护,毕其技能,有扶植上人之心焉。其不及公者,三也。是三者,公得以施于一乡,而不能施于天下。异日不肖者倘有进,则请法其意而广之,公借其术以医不肖之身,不肖借其术以医天下之心,庶几有以谢公也夫。
(选自《陈眉公全集》,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寿国,医寿人寿:使……长治久安
B.而复值母艰值:看护
C.执空文以罔主上罔:欺骗
D.则请法其意而广之广:推广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乃医则二者多兼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医者知微于腠理寄蜉蝣于天地
C.裁以已意,核以古法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应手而愈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何承云“医德高尚”和“医术精湛”的一组是
A.公受而读之,裁以己意,核以古法每见公,必拱手加敬,称仁人云
B.乡之扶疾而赖公以起者,户满屦矣当是时,余未识公也
C.公不问贫富远迩,求即辄应,投即辄中按而视之,洞烛如白日,投药试饵,应手而愈
D.视人若视其身,治病若治其家公得以施于一乡,而不能施于天下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夫医一技耳,今且与将相絮短长而共低昂,得无重哉?(4分)
(2)故自今循顶至踵,得与有生之乐者,夫孰非公所赐耶?(4分)
(3)不肖借其术以医天下之心,庶几有以谢公也夫。(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1)行医,不过是一门技艺而已,现今却跟将、相比长短而争高下,难道不重要吗?
(2)所以从今而后从头到脚,能够给予生命的乐趣,哪个部位不是何公赐予的呢?
(3)我凭借其医术品行以医治天下人之心,也许可以此感谢何公啊。
本题解析:
小题1:值:遇到。
小题1:A.则:连词,表转折,相当于“然而”“却”; B.于,介词,“在”;C.以,介词,“用”,连词,连接手段和目的,相当于“来”;D. 连词,表修饰。
小题1:A.两者颠倒。? B.“当是时,余未识公也”不表明“医术精湛”? D.”公得以施于一乡,而不能施于天下” 不表明“医术精湛”A.两者颠倒。? B.“当是时,余未识公也”不表明“医术精湛”? D.”公得以施于一乡,而不能施于天下” 不表明“医术精湛”
小题1:(1)“夫医一技耳”“絜短长”“ 共低昂”“ 得无”各1分。(2)“循顶至踵”“与 ”“孰”“所赐”各1分(3)“不肖”“ 庶几”“ 有以”“ 谢”各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智者曾经说,不做相就做将,而医生则兼具二者的特点。相使国家长治久安,医生让人健康长寿,他们的初衷是一致的。相在变乱未发生时防之于未然,将在预设的作战方案中因势变动,医生通过肌理的细微变化推知病变的发生,他们的智力也是一样的。行医,不过是一门技艺而已,现今却跟将、相比长短而争高下,难道不重要吗?
我曾经心里仰慕何承云的医术,何公以医术世传其家,家有医学藏书,都是些医经禁方,很多密不可传。何公继承家业而研读这些医书,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改动,以古代的方法加以检验,医术越加精良,而他的名声越加显扬。因为这个缘故,他被起用为景王府里的御医,驰名于吴楚之间!不久何公归故里,乡里生病而依赖他救治痊愈者,人满为患。各地来学医者,把道路都堵塞了。何公不问他们家境贫富还是来自远近,只要有求则允诺,只要来投靠则接纳。所以上至官员,下至百姓之家,每次见到何公,必拱手敬礼,尊称仁人之类。
万历八年秋,我患病三个多月,差点病死,而同时遭遇母亲去世,内有丧母之痛煎熬,外有病患虚热缠身,当时命悬一线,以为只有死了。在我患病恍惚中有人把我的病情告诉了何公,在此时,我还不认识何公。等何公来了以后,按脉查病,洞察我的病情如烛火白日,投下药饵一试,随手药到病除。所以从今而后从头到脚,能够给予享受生命的乐趣,哪个部位不是何公赐予的呢?
然而,何公不止是与将相相等也,将、相不如何公的有三个方面。将和相地位尊贵傲慢,每每凭借自己富贵之势羞辱贫贱之家,对疾苦之人更无心过问;而何公以医药之术惠及到普通的百姓。这是他们不及何公的第一个方面。将相虚占爵位和俸禄,以空洞无用的虚文欺罔君主,做事不尽职;而何公对待别人如对待自己,医治病人如同医治自己的家人,施德不望回报,回报不求丰厚。这是他们不及何公的第二个方面。不贤的将相,或者设计陷害好人,或者偷偷算计豪杰,以达到私心,而何公对于贤士大夫,恤惜调护,竭尽其技能,大有扶植进人的仁心。这是他们不及何公的第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何公可以施行于一乡,却不能把它施行与整个天下。他日如果我得到重用,则将效法他的做法而推广它,何公凭借其医术医治我的身体,我凭借其医术品行来医治天下人之心,也许可以此感谢何公啊。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