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7-17 21:45:3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中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各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到披草而坐? 醉更相枕以卧
B. 则施施行? 漫漫
C. 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穷山之高
D. 则凡数州土壤?其高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1)(2)题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①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②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1)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②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
(2)试评述上段孟子选拔贤才的启示。


参考答案:
(1)?①您现在没有亲信的臣子了。过去所选用的人,到今天想不到都罢免了。
②国君选贤人,如果迫不得已要用新臣,就要把卑贱者提拔在尊贵者之上,把疏远的人提拔在亲近者之上,对这种事能不慎重吗?
(2)孟子提出选拔贤才,不能以近臣、大夫之意为准,而应倾听国人的意见。这种对国人愿望和利益的重视,反映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本题解析:关键词或采分点
(1)?①进:选用 亡:罢免
②国君选贤人,如果迫不得已要用新臣,就要把卑贱者提拔在尊贵者之上,把疏远的人提拔在亲近者之上,对这种事能不慎重吗?
(2)孟子的核心思想是“民本”,在选拔人才方面他也主张要多听取下层的意见。
【译文】孟子见到齐宣王说:“之所以叫‘故国’,不是有树木就是,而是指有世臣,大王有没有可以信任的大臣。过去使用提拔的人,如今已被罢免而不知逃跑到那里去了。”
  齐宣王说:“我要怎么才能识别人才而不至于放弃这些人才呢?”
  孟子说:“国君选拔贤臣,如果是迫不得已(而选用新臣),将会使卑贱者超过尊贵者,使疏远者超过亲近者,怎能够不慎重对待呢?(如果)左右亲信的人都说(某人)贤能,还不成;大夫们也都说贤能,还不成;全国的人都说贤能,然后去考察他,证实他的确贤能,然后再任用他。(如果)左右亲信的人都说(某人)不行,不必听信;大夫们也都说不行,也不必听信;全国的人都说他不行,然后去考察他,证实他的确不行,然后才罢免他。(如果)左右亲信的人都(某人)该杀,不必理睬;大夫们都说该杀,也不必理睬;全国的人都说该杀,然后去考察他,证明他的确该杀,然后才处死他。所以说,这是全国人判他死刑。——做到这些,才称得起是百姓的父母。”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用斜线(/)给下面划线部分断句。(5分)
秦之时,羞文学,好 武 勇 贱 仁 义 之 士 贵 治 狱 之 吏 正 言 者 谓 之 诽 谤 遏过 者 谓 之 妖 言 故 盛 服 先 生 不 用 于 世 忠 良 切 言 皆 郁 于 胸 誉 谀 之 声 日 满 于 耳 虚 美 熏 心 实 祸 蔽 塞 此 乃 秦 之 所 以 亡 天 下 也
(取材于路温书《尚德缓刑书》)


参考答案:
好 武 勇/ 贱 仁 义 之 士 /贵 治 狱 之 吏 /正 言 者 谓 之 诽 谤 /遏 过 者 谓 之 妖 言 /故 盛 服 先 生 不 用 于 世 /忠 良 切 言 皆 郁 于 胸 /誉 谀 之 声 日 满 于 耳 /虚 美 熏 心/ 实 祸 蔽 塞 /此 乃 秦 之 所 以 亡 天 下 也。


本题解析:先读懂整个文段,再进行断句。主语一致,承前省略时多为动宾后断一下。此语段句式整齐,可先找出相似的句式再根据意思断句。(评分标准:本题5分。标记“/”处,共10处,每断对2处,得1分;每断错2处,扣1分,扣完为止。)
【译文】秦朝的时候,看不起儒术,崇尚勇武,蔑视主张仁义的人,尊崇主管刑狱的官吏,正直的言论被看作是诽谤,阻止错误的话被当作是妖言,所以衣冠齐楚的儒者不被重用,忠臣忠良恳切的言辞都在胸中郁积,浮夸阿谀声天天充斥在当权者的耳朵,虚假的美名熏陶着君主的心,实际的祸害却被掩盖住了。这正是秦朝失去天下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义兵入关,大亮自东都归国,授土门令。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其后,胡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遂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高祖大悦,以功赐奴婢百人。大亮谓曰:“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一皆放遣。
  贞观元年,出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尝有台使到州,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十七年,晋王为皇太子,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 以大亮兼领太子右卫率,俄兼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宿卫两宫,甚为亲信。大亮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太宗尝劳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其见任如此。大亮虽位望通显,而居处卑陋,衣服俭率。至性忠谨,虽妻子不见其惰容。每怀张弼之恩,而久不能得。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大亮言于太宗曰:“臣有今日之荣,张弼力也。”太宗遂迁弼为中郎将,俄代州都督。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寻遇疾,太宗亲为调药,驰驿赐之。卒,时五十九。
  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服之如父者十五人。太宗为举哀于别次,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赠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曰懿,陪葬昭陵。(删节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岁因大——稔:庄稼成熟。
B.大亮献之——讽:嘲讽。
C.深昔旨——乖:违背。
D.而多弼不自也——伐:夸耀。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大亮“忠谨”的一组是( )
①以惠政闻
②大亮密表曰
③必通宵假寐
④我便通夜安卧
⑤而居处卑陋
⑥哭之甚恸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⑥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弼对李大亮有不杀和赏识之恩。隋末时李大亮战败,与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了,只有他被张弼释放并成了张弼的朋友。
B.李大亮曾凭借冷静和勇敢建功。胡人进犯他所辖县境时,面对敌众我寡难以取胜的情况,他独闯敌营,最终使辖区恢复了太平。
C.晋王成为皇太子后十分器重李大亮。大规模选拔皇太子臣属的时候,李大亮作为朝廷重臣,被皇太子同时委任了三个重要职务。
D.李大亮死后仍获得荣耀,太宗追封他爵位,赐予他美谥,允许他陪葬昭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服之如父者十五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B
3.C
4.(1)李大亮曾经在路上遇见而认出了他,(就)抱着张弼哭,多多推让家产来送给张弼,张弼拒绝不接受。
  (2)被李大亮所抚养的内外亲属的孤儿,像对待父亲一样为他服丧的有十五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而前驱 负:背着? 及凯旋而之 纳:收藏
B.吾遗也 恨:悔恨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原来、本来
C.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者   下沾襟 泣:哭泣
D.尔其无忘父之志 乃:你的  岂非人事哉 人事:给人安排工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