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7-17 21:48:1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欣赏下面漫画,然后回答下面问题。(5分)

(1)用简明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不超过60字)(3分)
答:?
(2)结合漫画合理想象,“文化生活”那只桶在说什么?请以“文化生活”那只桶的口吻拟写一句话。(不超过15字)(2分)
答:?


参考答案:(1)画面左边一中年人,仅挑一只桶,桶上写着“物质生活”;右下方有一只写着“文化生活”的桶,似乎在向中年人诉说着什么。(3分)
(2)落下我,你会走不远的。(2分,紧扣画面内容1分,想像合理、符合身份1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各家航空公司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机票价格一折再折,与航空公司密切关联的一些单位和行业,仍处于垄断或半垄断状态。
B.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在中央党校近日召开“深化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高层理论研讨会。
C.当今生存压力巨大,多数人工作之余都倾向于轻松娱乐的精神消费以缓解情绪,一般人都不太愿花时间精力啃历史著作,加上人们的猎奇心理和从众心理,众人评论的“易中天现象”也就应运而生了。
D.影片《美丽的村庄》从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坐牢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红手印讲起,通过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两代青年人摆脱传统束缚,创新改革促进农村发展的故事,对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成分残缺——介词结构不完整,“一折再折”后加之时。B 语序不合理,时间状语“近日”应在地点状语“在中央党校”前。D 搭配不当,故事后加“的叙述”或“通过”后加“叙述”。)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大扫除》写一段文字。(5分)
要求:(1)概括说明画面主要内容。
(2)点明漫画寓意。
(3)字数40字~60字之间。?

答:?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画面上有三个学生:女同学和男同学正大汗淋漓地打扫卫生,班长却袖手旁观。这幅漫画讽刺了不以身作则的干部。


本题解析:漫画内容要按顺序介绍,不遗漏,透过画面,考虑其深层次内容。说明画面3分,点出寓意2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然(nǎn) 涡(xuàn) 眼(jiǎn) 张口舌(jié)
B.测(duó)游(shuì)挛(jìnɡ)苗助长(yà)
C.求(qǐ) 理(chǔ)气(òu)运而生(yìnɡ)
D.恶(zēnɡ)坍(pǐ)堂(nònɡ)怏不乐(yànɡ)


参考答案:B


本题 解析: A项“漩”读xuán。C项“祈”读qí。D项“弄”读lònɡ。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的例句,从“善良”“孤独”“宽容”这三个词语中任选一个为写作对象,另写一组句子。
(6分)
亲情犹如一江剪不断的春水,流动的是游子心中永远的思念;亲情犹如一丘数不尽的细沙,沉淀的是长年堆积的牵挂。


参考答案:
示例:
孤独仿佛一壶陈年的美酒,映照的是诗人无法言说的忧伤;孤独仿佛连绵不断的春江水,流淌的是岁月积淀的求索。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此题,先明确题目标要求,选一个,而不是多个;还要注意仿写的句子必须是两组比喻句,每组前后句内容必须相关。最后修改仿句使之连贯、合理。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