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九)
A.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B.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因拔刀斫前奏案 C.召入,而白己醉吾尝终日而思矣 D.传正嘉叹,免其夫徭役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颜杲卿,琅邪临沂人。以荫受官,性刚直,有吏干。天宝十四载,摄常山太守。时安禄山为河北、河东采访使,常山在其部内。禄山举范阳之兵诣阙,陷东都。杲卿忠诚感发,惧贼遂寇潼关,即危宗社。时从弟真卿为平原太守,初闻禄山逆谋,阴养死士,招怀豪右,为拒贼之计。至是遣使告杲卿,相与起义兵,掎角断贼归路,以纾西寇之势。杲卿乃与长史袁履谦等,谋开土门以背之。
时禄山遣蒋钦凑、高邈率众五千守土门。钦凑军隶常山郡,高邈往幽州未还,杲卿遣吏召钦凑至郡计事。钦凑至,舍之于传舍。会饮既醉,令袁履谦与参军冯虔等杀钦凑。履谦以钦凑首见杲卿,相与垂泣,喜事交济也。是夜,稿城尉崔安石报高邈还至蒲城,即令冯虔与安石往图之。诘朝,高邈之骑从数人至稿城驿,安石皆杀之。俄而邈至,安石绐之曰:“太守备酒乐于传舍。”邈方据厅下马,冯虔等擒而絷之。是日,贼将何千年自东都来赵郡,冯虔又擒之。即日缚二贼将还郡。杲卿遣子安平尉泉明等,函钦凑之首,械二贼,送于京师。
十五年正月,思明攻常山郡。城中兵少,众寡不敌,御备皆竭。城陷,杲卿、履谦为贼所执,送于东都。禄山见杲卿,面责之曰:“汝昨自范阳户曹,我奏为判官,遂得光禄、太常二丞,便用汝摄常山太守,负汝何事而背我耶?”杲卿瞋目而报曰:“我世为唐臣,常守忠义,纵受汝奏署,复合从汝反乎!且汝本营州一牧羊羯奴耳,叨窃恩宠,致身及此,天子负汝何事而汝反耶?”禄山怒甚,令缚于中桥南头从西第二柱,节解之,比至气绝,大骂不息。
乾元元年五月,诏曰:“颜杲卿任彼专城,志枭狂虏,艰难之际,忠义在心。愤群凶而慷慨,临大节而奋发,遂擒元恶,成此茂勋。属胡虏凭陵,流毒方炽,孤城力屈,见陷寇仇,身殁名存,实彰忠烈。夫仁者有勇,验之于临难;臣之报国,义存于捐躯。嘉其死节之诚,可赠太子太保。”?(选自《旧唐书》,有删节)
9.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养死士,招怀豪右阴:暗地里
B.钦凑至,舍之于传舍舍:安排住宿
C.相与垂泣,喜事交济也济:成功
D.任彼专城,志枭狂虏枭:勇猛
10.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常山在其部内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B.①杲卿乃与长史袁履谦等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C.①太守备酒乐于传舍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①负汝何事而背我耶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1.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全都直接表明颜杲卿忠诚报国的一组是(?)
①惧贼遂寇潼关,即危宗社?②阴养死士,招怀豪右,为拒贼之计
③履谦以钦凑首见杲卿,相与垂泣,喜事交济也?④城中兵少,众寡不敌,御备皆竭
⑤比至气绝,大骂不息?⑥夫仁者有勇,验之于临难;臣之报国,义存于捐躯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2.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杲卿代理常山郡太守时是安禄山的属下,安禄山发动叛乱后,颜杲卿感发忠诚报国之心,与堂弟颜真卿等人密谋共同对付安禄山。
B.颜杲卿与属下用计策杀死蒋钦凑,并活捉了高邈、何千年两名叛军将领,然后与儿子颜泉明一起率人将钦凑之首和高、何二贼押送京城。
C.颜杲卿据城抵御叛军,因寡不敌众且装备竭尽而被敌人所擒,面对安禄山的诘责他慷慨陈词,最终触怒安禄山而遭肢解酷刑,为国捐躯。
D.颜杲卿就义后,天子下诏评价他愤恨群凶而慷慨激昂,面临大节而奋发图谋,创建功勋,为表彰他守节而死的忠诚,追赠他为太子太保。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相与起义兵,掎角断贼归路,以纾西寇之势。(3分)
(2)纵受汝奏署,复合从汝反乎!(3分)
(3)孤城力屈,见陷寇仇,身殁名存,实彰忠烈。(4分)
3、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的“诸”与例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例:闻斯行诸
A.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
B.告诸往而知来者
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投诸渤海之尾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俊字季才,河内获嘉人也。受学陈留边让,让器异之。俊以兵乱方起,而河内处四达之衢,必为战场,乃扶持老弱诣京、密山间,同行者百余家。俊振济贫乏,通共有无。宗族知故为人所略作奴仆者凡六家,俊皆倾财赎之。司马宣王年十六七,与俊相遇,俊曰:“此非常之人也。”又司马朗早有声名,其族兄芝,众未之知,惟俊言曰:“芝虽夙望不及朗,实理但有优耳。”俊转避地并州。本郡王象,少孤特,为人仆隶,年十七八,见使牧羊而私读书,因被箠楚①。俊嘉其才质,即赎象著家,聘娶立屋,然后与别。
太祖除俊曲梁长,入为丞相掾属,举茂才,安陵令,迁南阳太守。宣德教,立学校,吏民称之。徙为征南军师。魏国既建,迁中尉。太祖征汉中,魏讽反于邺,俊自劾诣行在所。俊以身方罪免,笺辞太子。太子不悦,曰:“杨中尉便去,何太高远邪!”遂被书左迁平原太守。文帝践祚,复在南阳。时王象为散骑常侍,荐俊曰:“伏见南阳太守杨俊,秉纯粹之茂质,履忠肃之弘量,体仁足以育物,笃实足以动众,克长后进,惠训不倦,外宽内直,仁而有断。自初弹冠,所历垂化,再守南阳,恩德流著,殊邻异党,襁负而至。今境守清静,无所展其智能,宜还本朝,宣力辇毂②,熙帝之载。”
俊自少及长,以人伦自任。同郡审固、陈留卫恂本皆出自兵伍,俊资拔奖致,咸作佳士;后固历位郡守,恂御史、县令,其明鉴行义多此类也。初,临菑侯③与俊善,太祖适嗣未定,密访群司。俊虽并论文帝、临菑才分所长,不适有所据当,然称临菑犹美,文帝常以恨之。黄初三年,车驾至宛,以市不丰乐,发怒收俊。尚书仆射司马宣王、常侍王象、荀纬请俊,叩头流血,帝不许。俊曰:“吾知罪矣。”遂自杀。众冤痛之。
(选自《三国志·魏志·杨俊传》)
①箠楚:鞭打。②辇毂:古代帝王乘坐的车。③临菑侯:指曹植。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俊振济贫乏,通共有无 通:互通
B.见使牧羊而私读书 见:看见
C.克长后进,惠训不倦 克:克服
D.文帝常以恨之 恨:遗憾
小题2:下列句子全都表现杨俊以品评人物为己任的一项是
①宗族知故为人所略作奴仆者凡六家,俊皆倾财赎之。 ②此非常之人也。 ③俊嘉其才质,即赎象著家,聘娶立屋。 ④俊资拔奖致,咸作佳士; ⑤殊邻异党,襁负而至。 ⑥不适有所据当,然称临菑犹美。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在曹操讨伐汉中的时候,杨俊因为参与魏讽谋反,为了避免朝廷降罪,杨俊就自己弹劾自己,最后得到了曹操的赦免。
B.杨俊因为在曹操征询百官意见立太子时发表了错误的意见,支持曹操立曹植为太子,得罪了曹丕,为后来遇难埋下祸根。
C.杨俊一生因为善人伦而为人称道,最后也因为人伦而招致祸患,这也应了一句古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D.杨俊遇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文帝认为他治理地方不力,没有使当地的经济繁荣,所以怪罪于他,最后杨俊只好自杀。
小题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宗族知故为人所略作奴仆者凡六家,俊皆倾财赎之。(4分)
(2)芝虽夙望不及朗,实理但有优耳。(3分)
(3)再守南阳,恩德流著,殊邻异党,襁负而至(3分)
5、阅读题 樊宏字靡卿,南阳湖阳人也,世祖之舅。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至乃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资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外孙何氏兄弟争财,重耻之,以田二顷解其忿讼。县中称美。推为三老。年八十余终。遗令焚削文契。责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诸子从敕,竟不肯受。
宏少有志行。王莽末,义兵起,刘伯升与族兄赐俱将兵攻湖阳。赐女弟为宏妻,湖阳由是收系宏妻子,令出譬伯升,宏因留不反。湖阳军帅欲杀其妻子。会汉兵日盛,湖阳惶急,未敢杀之,遂得免脱。更始立,欲以宏为将,宏叩头辞曰:“书生不习兵事。”竟得免归。与宗家亲属作营堑自守,老弱归之者千余家。时赤眉贼欲攻宏营,宏遣人持牛酒米谷,劳遗赤眉。赤眉长老先闻宏仁厚,皆称曰:“樊君素善,且今见待如此,何心攻之。”引兵而去,遂免寇难。
宏为人谦柔畏慎,不求苟进。常戒其子曰:“富贵盈溢,未有能终者。天道恶满而好谦,前世贵戚皆明戒也。”每当朝会,辄迎期先到,俯伏待事,时至乃起。宏所上便宜及言得失,辄手自书写,毁削草本,帝甚重之。及病困,车驾临视,留宿,问其所欲言。宏顿首自陈:“无功享食大国,诚恐子孙不能保全厚恩,愿还寿张①,食小乡亭。”帝悲伤其言,而竟不许。 (选自《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
注:①寿张:光武帝即位后,封樊宏为寿张侯。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令出譬伯升,宏因留不反——比喻
B.向之笑者咸求假焉——借
C.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并、合
D.宏为人谦柔畏惧,不求苟进——苟且,随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其素所假贷人间数百万——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B.引兵而去,遂免寇难——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C.责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陈胜者,阳城人也
D.令出譬伯升,宏因留不反——寿毕,请以舞剑,因击沛公于坐
3.以下七句话,分别编为四组,直接表现樊重父子品行的一组是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