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7-17 22:18:5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春天到野外踏青,除了可以_______外,还可以___________。那娇艳欲滴的朵朵桃花,_________,__________。山间清风轻轻吹过,带走了缭绕的雾气,_________,一下子变得清晰明媚起来,__________不由使人想到“东风吹开花千树,占断春光惟此花”的诗句。
①看到自然秀美的景色 ②感觉桃花簇拥的美妙快感 ③在迷蒙的烟雾中亭亭玉立
④像是一个害羞的少女 ⑤点染胭脂的春桃         ⑥桃花的笑脸
A.①②④③⑥⑤
B.②①③④⑥⑤
C.①②④③⑤⑥
D.②①④③⑤⑥



2、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关于利用智能地毯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段报道。请依次概括出预防过程中的四个关键步骤,每个步骤不超过7个字。(4分)
英国科研人员使用一种新颖的电磁层析成像技术,研发了一种先进的智能地毯。通过监控在地毯上行走者的步伐,地毯可以在老人即将摔倒对其发出提示音,从而避免摔伤事故发生。地毯里的塑料光学纤维就是奥妙所在。只要有人踏上地毯,地毯里的光学纤维就会弯曲、实时记录下踩踏者酌行走模式,然后地毯边缘的缀型电子传感器就把记录下下的信息传送给连接的电脑,电脑会自动分析这些信息、显示出踩踏者的足迹:同时识别其行走过程中的细小变化,以此判断其是否会突然跌倒。



3、语言运用题  请根据下面的文字,概括我国自主研发的磁浮列车的优点。(不超过20个字)
  最近,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浮列车成功通过了室外实地运行联合试验。列车运用了常导磁吸式的导向系统,运行中列车时速在80~160公里之间。由于磁浮列车是在路轨上悬浮行驶,没有轨轮的机械磨损,因此列车运行平稳而安静。据了解,与时速可达5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车相比,这种中低速磁浮列车成本低,适用于城市内部和市郊卫星城之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作品的独创性亦即作品的原创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的直接创作活动产生了作品 。                  。二是作品表现出作者的个性特点。         。不同的人对同一题材的创作也是常见的现象。作品的独特性是针对作品的表达形式而言,并不涉及作品的主题思想,也不涉及未加提炼、加工的社会生活本身,          
①只要是独立创作的作品,即使使用了相同的材料,也会产生出与他人作品不同的表达特征。
②作者运用自己独到的眼光、技巧,独立地选择了自己满意的色彩、旋律、动作、语言等,形成对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的表达形式。
③作者的作品活动表现为对素材的取舍、运用,素材是构成作品的原始材料,它本身不是作品。
④但只要是作者本人独立创作的必然表达出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
⑤任何人的创作都离不开对前人文明成果的传承、借鉴,也离不开同时代人的互相影响。
A.②①⑤④③
B.②④③①⑤
C.③②⑤④①
D.③④②⑤①



5、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力能扛鼎   毁家纾难   病入膏肓   功亏一匮
B 哀声叹气   犯而不较   一筹莫展   要言不烦
C 如雷贯耳   融会贯通   额手称庆   高屋建瓴
D.饮鸠止渴   前倨后恭   宵衣旰食   曲突徙薪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试..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