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1)二、三两联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展现了山居景物怎样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了处土卢岵怎样的生活情趣和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两联远近角度不同。二联写的是树、石、泉、沙,为一路所见,是近景。三联写的是雨中的山峰、入云的山路,为远望所见,是远景。两联展现了山居景象幽僻清静、阔大深远的特点。
(2)追求远离尘世的古朴高洁的生活,表现作者对山居者的生活及人品无限景慕的感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11分)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小题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2】这首词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词的上片写感伤,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作者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易老、壮志难酬。(3分)(2)下片写悲愤,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四句诗中有念怀亲人的无限情思,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群小当道的愤懑,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3分)
【小题2】(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全词将眼前的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与感慨身世时世的悲慨之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而虑及人生时局,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3分)(2)直接抒情。如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一句,直接写出了中秋寂寞独处、无人与共的内心的凄然。(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由题干问的是“复杂情感”可知,这首诗歌抒写的情感应该有多种。因此,答题时,要先对诗歌的整体意境进行感悟和理解,然后所以我们通过诗歌题材、作者、注释、意象、情感性的词语捕捉作者抒写的思想情感。“人生几度新凉”可从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角度作答;“月明多被云妨”可从对世道险恶的悲愤角度作答;“中秋谁与共孤光”可从思念亲人等角度作答。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诗歌意境的基础上,抓住诗句的关键词来分析,“风叶”“被云妨”“ 新凉”“ 梦”“愁”“孤光”“凄然”等既均渲染出了景物的萧瑟、凄凉,自然烘托了作者见到此景后内心的凄凉、感伤心情,又直接抒发了内心的惆怅、寂寞,因此,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长安夜雨
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
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小题1:颈联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了描写?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5分)
小题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的“忧”包含了哪些内容?(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视觉角度与听觉角度。(1分)树上集聚的早鸦,是作者所见;沉闷的鼓声是作者所闻。(2分)②这些景物凄冷萧条。(1分),传达出作者愁闷落寞的心情。(1分)
小题2:生活的艰辛;命途的不顺;生命的衰老。(6分,每点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解答此题,应先将颈联中所写的景物筛选出来。回答“角度”问题,可从观察角度(如远观、近看、俯视、仰望等)、感觉角度(如视角、听觉等)考虑;回答“特点”问题,可从哀和乐、热与冷、悲与喜等方面思索;最后还要指出表达的感情。
小题2: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规定的“忧”字,在诗句中筛选相关信息。全诗在首联点出“忧”字后,颔联的上句“心关桂玉”说明了生活的艰辛;“运落风波”点出了命运的不顺;“当年志气俱消尽”说明已无进取之心;“白发新添”暗示了垂暮将至。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回眸一笑百媚生,?。?(白居易《长恨歌》)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⑵?, 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⑶世间行乐亦如此,?。?(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女娲炼石补天处,?。?(李贺《李凭箜篌引》)
参考答案:(6分)⑴六宫粉黛无颜色?小楼昨夜又东风?⑵出师未捷身先死?岩扉松径长寂寥?⑶古来万事东流水?石破天惊逗秋雨(1句1分,有错该句即不得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
(宋)惠洪
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①,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叮咛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注】①取次:仓促,匆忙。
(1)结合整首词,说说“愁难度
”中的“愁”包含哪些具体内容。(6分)
?
(2)词的最后一句(“彻晓潇潇雨”)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试作简要赏析。(4分)
?
?
参考答案:(1)长亭路上的离别之愁;行人回首高城,不见亲朋的憾恨、牵挂之愁;孤身漂泊之愁;词人暮夜深思亲人的绵绵情愁。(共6分,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以景结情)。(2分)在彻夜的潇潇细雨这一千丝万缕绵绵无尽的意象中,寄寓了思念者的不尽情愁。(2分,景和情各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