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7-17 22:32:2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以下关于《三国演义》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两项是:(? )(5分)
A.献帝不甘心受曹操控制,在衣带中放入诏书,令国舅董承设计除掉曹操,董承被家奴告密,谋杀曹操之事败露。曹操就杀了董承全家,怒气未消,还杀了董贵妃并宣布,从此以后,外戚不奉旨进宫者斩。
B.黄盖受刑之后,只缺一个说客去献诈降书。黄盖与阚泽交好,请他前去。阚泽欣然领诺,到达曹营后,曹操拆穿了黄盖诈降的计谋,阚泽不急于解释,而是采用激将法,骗得了曹操的相信。
C.关羽得知刘备在刘表处,到相府辞别曹操,恰好曹操生病,挂避客牌不见客人,张辽也托病不出,关羽无奈,只得留下书信一封辞别,并将曹操所赐之物,一一挂在库中,分毫未取,汉寿亭侯之印挂在堂上,喝退门吏,带上嫂嫂,去寻刘备。
D.糜夫人为存子嗣,投井自杀,赵云推倒土墙掩盖枯井。赵云独自一人,怀抱阿斗,七进七出,左右冲杀,连斩了曹操 五十多员大将。曹操在山顶上望见,急问左右是谁,当得知是赵云时,曹操感叹说:“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

E.攻打张绣期间,所过之处,稻熟将刈,为赢民心,曹操传令,凡践踏麦田者,并皆斩首。但没想到自己的马因迷路闯进麦田,违反了军令,这时谋士郭嘉提醒曹操“法应加于尊”,于是曹操以剑割发代首,并传示三军,显示自己带头执行。


参考答案:CE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C是得知刘备在袁绍处;曹操为了挽留关羽,假托有病,挂避客牌对其避而不见。E 曹操的马因鸟而受惊,闯进麦田;郭嘉是说“法不加于尊”。
点评:虽然最近几年很少考文学常识的内容,但是一些名著还是要求学生们读一读的,最起码其中一些主要情节要了解。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请模拟下列身份不同的人,对“爱是什么”进行阐释。要求:叙述,要清晰简练;描写,要形象生动;议论,要深刻透彻;抒情,要情深意厚。(5分)
朋友说:爱是困难时的救助,痛苦时的问候,无助时的依靠,成功时的提醒。
妈妈说:                                                                  
老师说:                                                                 


参考答案:(妈妈说:)爱是初生时的呵护,成长时的见证,离别时的祝福,想家时的归宿
(老师说:)爱是求知时的关注,困惑时的解答,追梦时的阶梯,抑郁时的激励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模仿下面的格式,另写一个句子。
? 遗忘是心的缝隙,漏掉了多少珍贵的昨天?(比喻+疑问)
? 回忆?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回忆是心的坟墓,埋葬了多少美好的岁月?(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语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主语是“月光”)
B、小屋的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主语是“小屋”)
C、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谓语的中心语是“发现”)
D、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历程中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显示的不断钻研、求实、创新、向上的优良学风,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主语中心语是“传统”“学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为下列两联拟写上联或下联。
⑴ 上联:                         
下联:梅花朵朵欢呼万象更新
⑵ 上联:书山有路勤力攻读前程添锦绣
下联:                         


参考答案:示例:⑴ 上联:爆竹声声喜报吉星高照
⑵ 下联:学海无涯苦心潜修盛世著华章


本题解析:上下联意思、格式对仗工整,即可得分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