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7-17 22:48:0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中国梦”为探索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道路开辟了更加光明的前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实证明,实现
“中国梦”也是世界的重大“利好”。
①也是中国人民开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历程
②近年来,中国在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④成就“中国梦”,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
⑤是中华民族的“人间正道”
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康庄大道
A②③⑥①④⑤? B.②④⑥①⑤③? C.④①②⑤⑥③? D.④①⑥③⑤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由第一句提到“中国梦”可知,后一句应选④,进一步阐释“中国梦”,由此可排除A、B两项;再由①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知,⑥的内容与之衔接紧密,由此可排除C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也算对得起我了。
A.这本词典陪我好几本书翻译了
B.这本词典陪我翻译了好几本书
C.我陪这本词典翻译好几本书了
D.我好几本书翻译这本词典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都不符合人们说话的逻辑习惯。C、主客倒置。D、意思矛盾。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大家都知道,韩愈因反佛被皇帝贬谪,在半道上写下了“云横秦岭家何在,□□□□□□□”这样杰出的诗句。应该说,捍卫儒家“道统”的 甲 (热情/激情),使韩愈在这方面的论述带有明显的臆断式排他倾(qīng)向。例如他对佛教传入前后的漫长历史的总体判断,以及他误以为佛教是在炫耀信奉者的长寿,或追求一种惩(chěng)罚性的灵验等等,都是义气用事的草率之言。他不明白,他所排列的从尧到孟子的所谓“道统”是一种理论假设,而一个泱泱大国的广大民众却需要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这种宗教信仰在实际展开时,往往伴有特殊的非理性仪式。儒家学者再高明,也不应该以自己的思维逻辑来框范天下。尤其是对于他们很少有发言权的关于生命的终极意义和彼岸世界等课题, 乙 (更/但)不应该阻止别人去思考。
其实更多文人没有韩愈这么极端。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三种完全不同的审美境界出现在中华文化之中。一种是温柔敦厚,载(zài)道言志;一种是逍遥自由,直觉天籁;一种是拈(niān)花一笑,妙悟真如。中国文化人最 丙 (熟习/熟悉)的是第一种,但如果从更高的精神层面和审美等级上来看,真正不可缺少的是后面两种。
【小题1】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qīng)向捍卫
B.(chěng)罚义气用事
C.(zài)道言志泱泱大国
D.(niān)花一笑逻辑

【小题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雨打芭蕉叶带愁
B.影入平羌江水流
C.遥望洞庭山水翠
D.雪拥蓝关马不前
【小题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热情更熟习
B.激情更熟悉
C.热情但熟悉
D.激情但熟习
【小题4】对末段文字中三个“一种”依次指代的对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儒家道家佛家
B.儒家佛家道家
C.道家佛家儒家
D.佛家道家儒家
【小题5】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两只大熊猫入驻多伦多动物园以来,每天入园的游客可谓摩肩接踵,这样大增的人气令园方非常满意。
B.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表示,北京的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堪称有口皆碑
C.在电影《关云长》中,饰演曹操的姜文霸气十足,在出演文戏时也同样挥洒自如,屡曝金句,十分抢戏。
D.冬歇期间,北京国安的引援工作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五名外援已全部确定,内援也已有了心仪的人选。
【小题6】日常交际中,“得体”是语言表达的一项基本要求。完成①②题。
① 近期要召开主题班会,班委拟邀请部分家长参加。下面邀请函中用甲、乙、丙、丁标记的四句话,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2分)
家长您好:
(甲)为了进一步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我班定于下周三下午四点在本班教室召开“成长与梦想”主题班会。(乙)衷心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班会,帮助我们点亮心中的理想明灯。(丙)请务必准时参加,并认真准备好一份简短发言,切切!(丁)热切期盼您的光临,同时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热心参与和鼎力支持。
高三文科班班委会
2014年1月21日
A.(甲)    B.(乙)      C.(丙)    D.(丁)
②有家长在班会现场接听电话,影响到班会的正常进行。下列提醒得体的一项是(2分)
A.不好意思,麻烦您到外面去接听好吗?
B.您能出去接电话吗?我们在开班会呢!
C.请您注意,教室内是禁止接打电话的。
D.尊敬的家长,请您注意点自己的形象!
【小题7】“柳”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本题与“柳”的意象相关。完成①②③题。
①有些诗句虽然不着“柳”字,却能让人品味出在咏柳。下列各诗句中,不是咏柳的一项是(3分)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C.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
D.春尽絮花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②古人送别时常常会折柳相赠,主要是因为“柳”“留”两字谐音。下列与这一手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B.孔夫子搬家——净是输。(歇后语)
C.外甥打灯笼——照旧。(歇后语)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③《水浒传》中,在大相国寺看守菜园子的他,将垂杨柳连根拔起,只惊得众泼皮目瞪口 呆。这个人物是(2分)
A.林冲      B.鲁智深       C.李逵       D.杨志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A
【小题5】C
【小题6】①C ②A
【小题7】①C ②D ③B


本题解析:
【小题1】B项应为“惩(chéng)罚”“意气用事”。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小题2】根据被贬谪的特定情境及联句的相关要求作判断。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3】热情:热烈的感情。激情:强烈激动的情感。更:更加。但:但是。熟悉:知道得清楚。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4】根据儒、道、佛不同的主张判断。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5】摩肩接踵: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挥洒自如:比喻写文章、画画运笔不拘束。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6】① C“认真”与“切切”的说法不妥② A注意时间、场合以及交流对象、交流目的等方面的要求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7】① C项是写柏树②A项“晴”谐“情”,B项“输”谐“书”,C项“旧”谐“舅”,D项包含哲理但不是谐音双关。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据广州亚运焰火燃放总指挥赵伟平介绍,本次开幕式焰火燃放总量是16万发,在国内烟花燃放史上规模最大。
B.省防总要求遭受洪水袭击的市县切实做好防御洪涝灾害的工作,千方百计转移受困群众,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C.当今乒乓球技术飞速发展,一些世界顶尖选手的实力非常接近,决赛时往往只差一分,甚至两三分。
D.人民币升值无法扭转美国对华外贸逆差,这是由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直接投资区域重点转移决定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用“/”为下面划线的句子断句(3分)
史官曰:“交 友 之 道 难 矣 人 当 意 气 相 得 时 以 身 相 许 若 无 难 事 至 事 变 势 穷 不 能 蹈 其 所 言 而 背 去 者 多 矣 况 既 死 而 能 养 其 亲 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人哉?”
(宋濂《杜环小传》)


参考答案:(3分)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 (“者”后可断可不断)


本题解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注意文言虚词“矣”。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