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7-17 23:07:4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面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但是,当 ????,???
① 单瓣的山芙蓉?② 当薄薄的花瓣逐朵回旋开展
③ 颜色从纯白到浅粉到淡红?④ 让经过的旅人好像也不得不心中飘忽起来
⑤ 花苞密集丛生在枝头?⑥ 仿佛在秋日的山前演出了一场又一场飘忽的梦境
A.①②⑤③④⑥
B.⑤②③①⑥④
C.⑤①④②③⑥
D.①⑥④⑤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句子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此题应按逻辑顺序结合陈述对象一致的原则进行排序,首先是“花苞”然后是“花瓣” ⑤在②前,“逐朵”和“从***到***”照应,应该衔接,接下来是③,两个“飘忽”陈述对象一致,⑥和④衔接,由此得出答案B。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一切儿童文学作品都应该永远持着守护童年的立场,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爱与希望,传递古老传统中的善与美。
B.在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我们是否能够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关系到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福祉,就必须防止“精神懈怠”。
C.自从实施飞行员培训计划后,学员报名十分踊跃,有航空爱好者,有想开飞机节省时间的企业家,还有一些家长想给孩子增加一项实用技能。
D.今年,辽宁农信继续推进“阳光信贷工程”,致力于为农户打造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信贷绿色通道,切实解决广大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参考答案:(3分)D


本题解析:A. 语序不当。应为“富有……充满……遵循……持着……传递……” B.两面对一面。去掉“是否”。C搭配不当或成份残缺。改为“前来咨询的有航空爱好者,想开飞机节省时间的企业家,还有一些想给孩子增加一项实用技能的家长”。从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这个考点常考的病句类型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考生备考方法时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掌握常用的辨析方法。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塔里木河是一条河岸散乱的河流,夏季过去,汹涌的河水已变得平静和细瘦。
??。车子向前,茂密的树林,渐次变得稀疏。??。虽然,他们也许已经死去,年复一年的风沙,折断了树枝,剥开了树皮。?。我喜欢这些树,视他们为上天昭示给人类的精神榜样。
①这些树,多数已经飘落了黄色的叶子,呈现出一种刚劲和苍凉。
②树的脚下,已经薄薄厚厚地铺上一片黄沙。
③河的两岸,是密密麻麻的胡杨树林。
④可是树的残干依然挺立,像一群强悍的舞者,向天空和大地顽强地倾诉着它们的意志和信念。
⑤独立的树林,有的如石雕,有的如铜雕。
A.③②①④⑤
B.③①②⑤④
C.②③⑤④①
D.③①④②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我们知道,马丁·路德·金是“非暴力对抗”思想的代表,他主张用灵魂的力量来抵御物质的暴力,在争取自由、平等、民主的过程中应该采取“非暴力”的方式。这种认识和做法是否正确。结合你的感受和认识,来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同意。
  ①“爱心是我们唯一的武器。”它的伟大之处在于受迫害、遭凌虐的一方主动撤出“以暴易暴”的恶性怪圈,这包含着伟大的勇气和智慧,是人类争取自由、平等,维护世界和平最理智,也是最理性的革命手段。?
  ②“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善良、仁爱的一面,只要我们以友好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同样友好地对待你。
  ③“冤冤相报何时了。”只有从这个怪圈中脱离出来,就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斗争方式。
  ④“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国家动荡不安,整天动刀动枪,人们就不会感到安心,国家就会灭亡。
(2)不同意。
  ①对于国家制度的变革来说,显然“非暴力对抗”方式的力量是不够的。
  ②“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③采用“暴力对抗” 方式,也许会有流血、牺牲,但胜利和幸福也许早就来临。
  ④“枪杆子里出政权。”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告诉我们,要取得胜利就必须拿起武器。
  ⑤采用非暴力抵抗同样要受到恐吓,受到炸弹的袭击,同样会寝食不安。(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古时也称“诗三百”。它和乐、射、御、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
B.所谓“风”“雅”“颂”是《诗经》中的三部分;“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后人把这两者合称为“六义”。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民歌;“骚”就是指屈原代表作《离骚》。“风骚”就是指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后代用“风骚”泛指文学。
D.“风”指十五国风,大多为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