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作文(共70分)
请以“方与圆”为题,写一篇字数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示例一:方与圆
题记:智欲其圆道,行欲其方正。
圆与方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它们组合就成了内正外圆的天圆地方形。可以说,方形是由一条折线组成,圆形则是由平滑的曲线组成。折线本是笔直的,却被人强硬地折成90度角方形,而形成圆的曲线则是平滑的,它能够针对图形的变化而产生适当的角度来适应。这不禁令我想起了做人的一些道理。(由方与圆的几何图形联想到做人的道理,落笔新颖,极富形象感。)
方形常象征着本性正直、刚正不阿的人。所谓正直,正则“品”端,直则“人”立,暨南大学殷国明教授这样诠释:“正直意味着自己具有很强烈的道德感,随时准备服从自己的良知,勇于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圆形则象征着那些遇事多变,处世圆滑的人,他们虽然也有思想,但其思想的持久性很差,不时的随着时势的更替而改变,常常被人嘲讽为“意志不坚”、“卑躬屈膝”、“阿谀奉承”云云。(列举方形与圆形的象征意义,为下文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张本。)
我对这两种对立的性格都不很欣赏。处世圆滑、居心叵测的人常为人们所不屑,而做本性正直的人也是说易行于难。如果把“正直”比喻作一顶人格的桂冠,那就是一顶荆棘编织而成的桂冠,不是每个人都戴得起;如果把“正直”比喻作一块无价之宝,人们梦寐以求之,不是人人都能得到。正如狐狸所言:学正直要比学歪门邪道的本领难几万倍!要真正做到“站直喽,别趴下”,委实不易,如果“四面楚歌仍横刀立马”就更不易了。(提出“我对这两种对立的性格都不很欣赏”的看法,并阐释为人正直的不易。)
我想,如果两者相结合成天圆地方之形,可能会得到一种全新的适应未来社会的人。因为,方圆结合所形成的人,表面上为人善变,处世圆滑,但其心中却是刚直不阿,不断向心中的目标努力,这正是适应未来的新人所应具备的品质。圆方之意念还寓意其以高科技立业,汲取世界最先进技术的精华扎根于中国国情的土壤,东西互融,步步进取。古人亦以天圆地方为天地的代称,外圆内方的半两钱统治了中国二千多年。圆,有柔和圆满之美,是中国道家通变、趋时的学问;方,有工整方正之美,是中国儒家人格修养的最高理想境界。圆方结合,取长补短,体现了刚与柔的完美境界;圆方互容,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如今有企业用棋盘形的标志图形,意念源自《三国志》之中“苍天如圆盖,大地如棋局”,取棋局的象形表现圆方发展策略;借内嵌“天圆地方”四字深邃的内涵,寓意圆方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赋予品牌恒久的生命力。(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具体阐述“天圆地方之形”的观点。)
做人就必须方外有圆,圆中有方,外圆而内方。就如同清朝的铜钱,一枚圆圆的小钱,中间透着棱角分明的小方孔,它启示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外圆内方。方,是做人的正气,告诉我们要具备优秀的品质;圆,是处世老练,提醒我们和人打交道要圆通,要懂得善用说话和做事的技巧。我们在处世中,既不能过分方,也不能过分的八面玲珑,过分正直让人显得很生硬也很呆板,而过分圆滑又让人觉得狡猾奸诈。“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都是善良、正直的。虽然具有“方”之灵魂的人很受欢迎,但在社会上行走,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会让我们处处碰壁。所以,仅靠“方”是不够的,还需要“圆”的包裹。我们要学会说话,要掌握为人处世的方法和技巧。
示例二:方与圆
选择方还是圆?这是人生中必做的一道选择题,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这个答案决定了每一个人不同的人生路。但重要的不是你选择的路,而是你如何沿着路走到尽头。
圆要圆的完美。
假如你选择了圆,那么就要懂得委婉之美,懂得如何将“良药”的苦味去掉,且仍然保持“利于病”的效力的方法。邹忌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他希望齐王能够“开眼通耳”,广开言路,却不直言进谏,而是通过讲述自己的“比美”经历,使齐王悟出其中的道理,既没有出言不逊,触怒龙颜,同时也达到了他“讽谏”的目的,并换得门庭若市,诸侯臣服的良好效果。正所谓“一石三鸟”,何等智慧!无独有偶,阿尔卑斯山麓的著名标语“慢慢走,欣赏啊!”一定比“禁止高速行驶,违者罚款千元”要好得多吧!
遇事避其锋芒,委婉处之总比针锋相对导致两败俱伤要明智,得到的结果也要完美一些。这就是“圆”的哲理。做“圆”,且不可拿针尖对麦芒,而是要拿出打太极拳时的耐性与韧性,以柔克刚,以弱制强,借力打力。
方要方得坚强。
假如你选择了方,那么也就要懂得激昂之美,懂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坚定与激情。谭嗣同是冲决纲常礼教网罗的维新勇士。他以自由平等的观念批判专制君权,倡导男女平等,发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即使在最后的时刻,他也毅然放弃远赴日本的机会,甘为变法献身。虽然“有心杀贼,无力回来”,但他活得坚强,活得激昂,活得令人刻骨铭心。选择了方,就要有方的硬度,方的傲骨,方的坚毅,在一切苦难与厄运面前挺起腰杆昂起头,面不改色心不跳,永远充满自信与阳光,充满搏击长空,“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勇气。
做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与一切的不幸,永葆一颗坚毅不屈的心,让生命开出绚烂的花儿,“前途不属于那些犹豫不决的人,而属于那些一旦决定之后就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罗曼·罗兰道出了“方”的真谛。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选择“圆”或者都选择“方”。选择了“方”,就要方得坚强;选择了“圆”,就要圆得委婉,这个社会需要“高尔基的海燕”也需要“张三丰的太极”。
方,或者圆,需要你用一生去实践。
本题解析:一、审清题义
方——有棱角、坚持原则、坚持个性,正直,与外界的斗争中体现,不是直率;
圆——好:善于变通;坏:八面玲珑、圆滑
方的特性:有直角,有棱角,与外界摩擦力大,知变通
圆的特性:知变通,摩擦力小,灵活
二、文章立意:
1、?偏重于强调人要有脊梁,要有原则,不要失去自我
2、?偏重于“圆”,做事要善于变通,要灵活
3、?外圆内方?曾国藩(站着做人,跪着做事)
4、做事要方,做人要圆。
5、待人讲方圆,并非圆滑世故,更不是平庸无能,它是一种圆通境界,是一种宽厚、包容的心态;是一种大智若愚的胸襟,是居高临下、明察秋毫以后的高度健全和成熟。
三、选择角度?
1、学校教育?刚上学的孩子,有棱有角,家庭的影响,社会的磨砺,缺少自己的个性,不辨黑白,是非不分。
2、汉字方方正正,方方正正做人,生活中打磨得失去了棱角,回想妈妈的教导,终于理解其中的深意。
3、也可以讲一个发生在身边的事,从中体现某个人做事的圆与方,写成记叙文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假如全世界人口缩成100人的村庄
假如将全世界的人口缩成一个100人的村庄,再按照比例来计算的话.那么这个村庄将有:
57名亚洲人。21名欧洲人,14名美洲人,8名非洲人;
52名男人和48名女人;
89名异性恋和11名同性恋;
6个美国人拥有全村89%的财富;
80个人住房条件不好;
70人是文盲;
50人营养不良;
1人正在死亡,1人正在出生;
只有1人拥有计算机;
只有1人拥有大学文凭。
如果你能够用这种眼光来看待世界,那么,你眼中的世界就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如果你每天早上起床时身体健康,那么,你比其他一半人更幸运;
如果你从未尝试过战争的危险、牢狱的孤独、酷刑的折磨和挨饿的滋味,那么
你的处境比其他5亿人更好;
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身上有衣穿、有房可住以及有床可睡,那么,你比世上
75%的人更富有;
如果你银行里有存款、钱包里有票子、罐子里有零钱,那么,你属于世上8%最
幸运的人;
如果你父母双全并且没有离异,那么你的确是很稀有的地球人;
如果你大学毕业。并且还有一台计算机,那么,你真的应该谢天谢地。
总之,你真的很幸运!
请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定(诗歌除外),题目自定,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写作指导: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巴金曾说,“我的生命大概不会很长久吧,然而在短暂的过去的回顾中却有一盏明灯,照彻我灵魂的深处,使我生存有一点光彩”。是的,生命需要一盏明灯,才能照彻黑暗,带给人温暖和光明;才能驱散迷雾,指引人生的方向。你生命中有一盏明灯吗?
请以“点亮生命的明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一个海难的幸存者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两天过去了,也不见有船只的影子。不得已,他好不容易在岛上建了一个简易窝棚安身。当他从树林里兜着一大堆果子回来时,却发现他的窝棚起火了,浓烟滚滚,他的心血全被熊熊的大火吞没了。他禁不住仰天长叹,沮丧的坐在海滩上,一直到黄昏。在夕阳的余辉下,一艘轮船的轮廓越来越清晰。他得救了,因为船上的人看见了岛上升起的浓烟,并把它当成了求救信号。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①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次的偶然,有的给你带来不幸,有的给你带来好运。不幸也好,好运也罢,我们都要坦然处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②幸与不幸之间仅隔了一层纸的距离,正面是幸反面不幸。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作文
以“阅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提示:可以写一段关于阅读的故事,可以写自己阅读时的领悟,也可以写自己对读物的认识。我们也可以阅读春、夏、秋、冬四季;我们可以阅读黎明,黄昏;我们可以阅读如梦的岁月,壮丽的人生;我们可以阅读历史,阅读现实。世界的方方面面,都可在阅读之中,阅读之后有所领悟,有所启迪,这是最主要的。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阅读”这个话题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最为紧密,也能直接体现我们的语文素养,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好写的题目。作文材料比较长,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阅读”的内容,只提到文学作品,一是阅读的作用,主要是陶冶情操,启迪思想。一般而言,话题作文只要与话题有关,不脱离话题的范围,都不算离题,但这决不意味着材料对话题没有限制作用。无论是巴金的话,还是命题者的解释,或是作文要求“可以写一段关于阅读的故事,可以写自己阅读时的领悟,也可以写自己对读物的认识”来看,这里的“阅读”,都是指读书,而读书又是我们人人都有话可说的话题,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冒着偏离题意的风险,去写阅读自然,阅读人生。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