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7-31 20:23:4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2)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参考答案:(1)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
(1) 名岂文章著,_________________。(杜甫《旅夜书怀》)
? 李白《蜀道难》中借水声水势写山势高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兵车行》中百姓与征人生离死别、哭声震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_________________,俯足以畜妻子。(《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 李白《将进酒》中的主题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杜甫《兵车行》中的主题句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官应老病休飞湍?
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2)仰足以事父母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8分)
①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②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③本图宦达,________。(李密《陈情表》)
④________,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出来源:91考试 网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书愤》)
⑥遥想公瑾当年,________,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⑦________,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⑧________,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参考答案:①苟全性命于乱世②时矫首而遐观
③不矜名节④浮光跃金
⑤千载谁堪伯仲间⑥小乔初嫁了
⑦三杯两盏淡酒⑧青山遮不住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小题1:?,彩彻区明。?,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小题2:??。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秋声赋》)
小题3: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
小题4:青山隔送行,??。?(《长亭送别》)


参考答案:
小题1:云销雨霁?落霞与孤鹜齐飞?(《滕王阁序》)
小题2: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秋声赋》)
小题3: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陈情表》)
小题4: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长亭送别》)


本题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销”“霁”“鹜”“缛”“葱茏”“矜”“做”“暮霭”“遮蔽”等。每空1分,句中有误该空不得分。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根据原文内容填空(6分)
小题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用之如泥沙。
小题2:钉头磷磷 ,?
小题3:木欣欣以向荣,?
小题4: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小题5: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小题6:鹤汀凫渚,?;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参考答案:
小题1:奈何取之尽锱铢
小题2:多于在庾之粟粒
小题3:泉涓涓而始流
小题4: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小题5:弊在赂秦
小题6:穷岛屿之萦回


本题解析:注意易错字:锱铢、庾、粟(易误写为“栗”)、涓涓、后(易误写为“厚”)、弊(易误写为“敝”)、萦
点评:默写题是基础题,要求考生平时多诵读,背诵时不能模棱两可。要注意音近字、形近字的区别。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