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7-31 20:44:4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按下列要求扩展语句(任选一题)
①请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结句,运用正反论证法加以拓展。
                                                                                   
②请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结句,运用假设推理法进行拓展。
                                                        
③请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首句,运用因果论证法加以拓展。
                                                                                         


参考答案:
① 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成功的经验;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战胜怯懦的勇气;没有失败,也就不会品尝到胜利后的甘甜,所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②如果没有爱迪生999次试制灯丝的失败,就不会有他第一千次试制的成功;如果没有司马迁在仕途上的失败,就不会有他在史学上的辉煌的成就,……所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③ 失败是成功之母,因为任何一次成功都是在总结失败的教训之后获得的,失败带给我们不仅是伤痛,更多的是宝贵的经验,不敢面对失败的人或经历一次失败就退缩的人,那是永远看不到成功的彩虹的人。害怕失败则是人生最大的失败。


本题解析: 抓住中心观点,运用否定句式、因果句式、假设句式造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A.以俟君子宗庙之事舍瑟而作春服既成
B.风乎舞雩喟然叹曰端章辅鼓瑟稀
C.因之以饥馑恃坐裕乎沂宗庙会同
D.千乘之国冉有无吾以也夫子栖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 全正确? B、端章甫?鼓瑟希? C、侍坐?浴乎沂? D、毋吾以也?夫子哂之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幅照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围绕在熊熊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欢,汗水湿透了她们的衣衫。
B.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诚信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C.委托其他个人或机构筹款的行为是否正当,法律上难以判断,应该是没问题的。
D.把“增长”改为“发展”,丰富的只是一个词汇,改变的则是发展的内涵,表明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情形”;C表意不明,“应该是没问题的”指向不清;D搭配不当,“丰富的只是一个词汇,改变的则是发展的内涵”应该为“改变的只是一个词汇,丰富的则是发展的内涵。辨析病句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语感审读法;②语法分析法;③逻辑分析法;④造句类比法;⑤“对号入座”法。记住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及其基本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变徵(zhǐ)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选出对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项(单选题)
①怀其璧,从径之(路,道路)      ②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 ④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⑤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⑥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
⑦道不同,不相为谋(主张,思想,学说)⑧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
⑨故园谁道有书来(说)              ⑩道之以政(通导、引导)


参考答案:⑨


本题解析:料想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熟..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