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7-31 20:46:5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画了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
(2)运用的艺术手法有: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触景生情”);对比(或“对照”、“呼应”)。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潜《饮酒》)
(2)杨花落尽子规啼,??,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4) ??,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


参考答案:
(1)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2) 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3)浩浩乎如凭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4)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北塘避暑
韩琦(宋)①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韩琦是北宋名相,他为官清廉正直,生活俭朴,不尚奢华,尤重保持晚节
小题1:从全诗看,首联有什么作用?
小题2:试简要分析颈联是如何写景抒情的?


参考答案:
小题1:首联上句点题,交代时间地点事件(1分);下句渲染极为幽静的自然环境(1分),以“旷然”点明全诗主旨(1分),后面三联都在表现作者超凡脱俗、乐观放达的心胸。(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2:“水鸟得鱼”,俯瞰近景,实写鸟的自得其乐;“岭云含雨”,仰视远景,实写云的自由悠闲。鸟和云是实写,“长自足”“只空还”是虚写,虚实结合抒发了作者对水鸟、岭云的欣羡之情。(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小题1: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答题思路
1、简析句意
2、结合文意赏析
3、分析作用、效果、表达的主旨、情感
小题2: “如何写景”其实就是“怎样写景”,也即写景的角度,一般来说,有视觉(俯瞰、仰视、平视、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味觉,听觉,触觉,感觉五个角度。 此外还有正侧面描写,虚实结合等。至于诗歌中表现的情感要结合诗歌本身理解归纳,考生做此题时可结合注释翻译这两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禾?熟
宋 ? 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②谷登场。
老牛粗了③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①此诗很像一幅古代农村风俗画。清初画家曾借此题画。诗人做过地方官吏,熟悉农村情况。他多遭贬谪,厌倦官场。②窦:水道,水沟。③粗了:刚了结。
小题1:一、二两句,勾勒出了农村?的景象。 (2分)
小题2:三、四两句取象老牛,诗家评说“用意很深”。对诗人的“用意”,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丰收(2分)
小题2:诗人借刚释重负、卧坡吃草的老牛抒发内心的郁闷:自己仕途坎坷,官场劳顿,何异于老牛的耕耘之债?而自己也想卸却重负,舒闲疲惫的心。同时,诗人借这种看似悠闲淡然的场景,含蓄地表达了对朝廷或官场的不满。(4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分析。一、二两句的意思是:百里农田里的稻谷、黍梁结满累累的果实,在习习的秋风吹拂下,禾浪翻涌,香气袭人,一股清泉从上而下汩汩流淌着,落于溪潭沟渠之中,打谷场上一派繁忙。所以勾勒出了农村丰收的景象。
小题2: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内容。三、四两句,山坡上,一头老牛刚刚忙完农活,释却重负,疲惫地横卧在夕阳斜照的余晖里,紧一嘴,慢一口啃咬着野草。因为诗人做过地方官吏,多遭贬谪,厌倦官场。作者借写老牛的役债有了结的时日,来写自己何尝不想卸却重负,舒闲疲惫的心呢。含蓄地表达了对朝廷或官场的不满。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马嵬? [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作者在《随园诗话》中说赋此诗是“借古人往事,抒自己之怀抱”。这首诗“借古人往事”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3分)
(2).这首诗最主要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1)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作者强调广大百姓的苦难远非帝妃悲剧可比,从而表现了关心民众疾苦、同情平民百姓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用了对比(映衬)的表达技巧,将《长恨歌》所描写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与《石壕吏》所表现的普通百姓遭受徭役离乱而家破人亡的苦难作了尖锐的对比。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试..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