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7-31 20:49:3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价值最初是在商品交换中        出来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②终身教育改变了学校教育的功能,拿了毕业证并不意味着学习        
③对文学作品中的许多知识内容,同学们不必从概念上去       
④没有       过人生的苦辣,又怎能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A.概括终止推敲体察
B.抽象中止推求体验
C.概括中止推敲体会
D.抽象终止推求体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概括”是形成概念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即从思维中把某些具有一些相同属性的事物中抽取出来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具有这些属性的一切事物,从而形成关于这类事物的普遍概念。“抽象”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终止”指结束、停止;“中止”指(做事)中途停止;“推敲”斟酌字句,亦泛指对事情的反复考虑。“推求”以知道的条件为据,推究、探索未知。“体察”指“体验观察”;“体味”指仔细体会;结合语境应填“体味”。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实词的辨析。对近义词的辨析选择,一是要理解近义词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一般要从使用的对象、使用的范围、词语搭配和感情色彩等几个方面把握。一是要抓住具体的语境。在把握近义词之间的本质区别之后,结合语境就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依照下面《竹子》的立意和句式,写《筷子》。(4分)
竹子
空有漂亮的外衣,
却无坚实的内涵。


参考答案:
一生在挑挑拣拣,
到头来却两手空空
空有挺直的胸膛,
却无坚实的脊梁


本题解析:一定要注意先找到所要仿写的语句,然后仔细揣摩它的句式结构,同时还要注意它的内容要求。要研究所给句子内容上的特点,研究句中对应的词语。抓住例句中关键性词语,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竹子的外表和缺乏内涵的对比,筷子外表的挺直与内在的毫无力量对比;如“空有修长的双腿,却无站起的力量”。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图为中国速滑运动员王潆(前穿红色比赛服者)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500米决赛中卫冕的比赛情景。请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图中的比赛情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她,像一道红色的闪电划过比赛场馆的中央;她,像一支离弦之箭疾驰在冰面的跑道上;她,像一只矫健的海燕飞掠过大海的浪尖。(答案不唯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沸沸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B.便入去听了一个时辰,出来说道:“他那三四个交头接耳说话,正不听得说甚么。”
C.《水浒》里的英雄好汉是不堪忍受封建官府的压榨而逼上梁山的,毛泽东毛泽东所领导的工农革命战争也是人民不堪忍受国内外反动派的剥削和压迫而起来英勇抗争的。
D.亚洲传统文化中,妇女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逆来顺受的观念,这也是导致许多亚裔妇女成为受害人的原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沸沸扬扬”形容议论纷纷,此处应该用“纷纷扬扬”。B项,“交头接耳”指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符合语境。C项,“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符合语境。D项,“逆来顺受”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理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符合语境。四个选项的成语都为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平时学习应注意积累常用成语的意义与用法,关注成语的褒贬色彩与适用对象。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读下列语句,写出你的理解。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


参考答案:
一个人自我评价愈高,就愈不容易做出成绩。


本题解析:
从认识自我的角度思考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成语的使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