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7-31 20:49:3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为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哈尔滨市电视台推出了“做文明的哈尔滨人”的公益广告,意在用体现文明的小细节来唤起人们的公德意识。请仿照下面文段中的示例,在同一主题下,再设计一个细节性镜头和画外音。(5分)
【示例】
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触手可及。
【镜头】一个正在跑步的年轻人,将别人扔在垃圾桶外面的废弃物放入了垃圾桶。
【画外音】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10公分的距离。
答:
【镜头】                                  
【画外音】                                  


参考答案:镜头2分,要求有细节,体现文明素养。画外音3分,概括应有修辞,有文采,贴近文明举动。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要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写。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鸦雀无声门可罗雀声誉鹊起鸠占鹊巢()
B.变本加厉再接再厉励精图治厉行节约
C.陈规陋习推陈出新成年累月计日成功
D.词不达意心猿意马毫无疑义义正词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最后一个 成→程)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在国内影视界和社会上知名度都极高,在国际上也有较大影响,堪称炙手可热的名人。
B.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C.十年来,他的病一直不见好转,他怎能不忧心忡忡且耿耿于怀呢?
D.平均主义的思想已成为明日黄花,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消失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A.(炙手可热,比喻人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不指知名度。注意“炙”的写法,这个字取意“肉在火上烤”。)
B.(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这里写的不是心理状态。)
C.(耿耿于怀,习惯用于不能忘怀与别人的芥蒂。这里用错了。)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苏轼《赤壁赋》)
(2)?,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
(3)?,?,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


参考答案:
(1)、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2)、暧暧远人村,鸡鸣桑树颠。
(3)、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某同学写了一篇作文,在向报社投稿前先让老师审阅了一遍,老师给的批语是:内容充实,谋篇布局合理,美中不足的是语言啰唆,重复累赘之处较多,望加以修改。现在请你站在这位同学的角度上,拟写出他的下一步做法。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我将信心百倍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决不吝惜。(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成语的使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