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7-31 20:54:4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柯灵在《乡土情结》中这样写道:“人一旦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
请你也以“人一旦离开乡土”开头,另择喻体,写一组排比句。(4分)
人一旦离开乡土,就成了                                   。


参考答案:示例:人一旦离开乡土,就成了无土的种子断线的风筝折翼的大雁随波逐流的无舵航船


本题解析:比喻1分,计4分。本体、喻体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得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玷辱陶冶良晨美景兔起鹘落
B.拮据矜持平心而论天高地迥
C.拂拭迟顿阴谋鬼计门衰祚簿
D.鞭苔狭隘日薄夕山涣然冰释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良辰美景 阴谋诡计 鞭笞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孔子的人格受到弟子的普遍敬仰。子贡认为孔子如日月是不可以超越的,颜渊则认为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其后”。孔子对弟子也是爱护的。伯牛生了重病,孔子悲痛万分;颜渊死后,孔子更是呼出了“天丧予”的痛苦。(《论语》)
B.堂吉诃德看见路上来了十一二个被押解到海上做苦工的犯人。他一一询问了被关押的原因,他同情他们的遭遇,于是他打倒了押解的士兵,解救了犯人,并让他们向自己的外甥女报告自己的功绩。谁知犯人们恩将仇报,用石头把他打倒在地,并把他和桑丘的衣物抢尽分光。(《堂吉诃德》)
C.正月十五元春归省,她在轿内看到园内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度,命换“天仙宝境”为“省亲别墅”,并将大观园各处分别赐名,让众姐妹分别题诗,元春极其赞赏薛宝钗和林黛玉的诗作。(《红楼梦》)
D.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经过卧牛山,又收了周仓,前往古城,张飞误认关羽投降曹操,关羽斩杀了蔡阳,兄弟两才消除了误解。(《三国演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不是给外甥女报信,是给自己的情人杜尔西内娅。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句子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安排了工作吗?这些新来的同志。”局长亲切地对我说。
B.他到处收集有关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地分析;不拘泥于前人的方法,终于有了新的发现。
C.她培育了许多香花,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她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头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
D.从山前一直攀登到海拔1860米的绝顶,饱览了“人字瀑”“百丈泉”“石笋峰”“百步云梯”“天都峰”……等奇观美景,可谓平生一大快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应改为“安排了工作吗?这些新来的同志?”。错句把它当成两个句子,两种语气,其实它是一个倒装句,只有一种疑问语气。B项分别应改为逗号,原句不存在并列关系。C项中的括号为句外括号,是对全句进行补充说明。D项用了“等”字,前不能用省略号。)


本题难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适当的一项是(  )(3分)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安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绩就是明证。可是他太富于诗人气质了,禁不住     ,结果总是得罪人。他的诗名     ,但他的五尺之躯却难以见容当权派。     ,他都照例不受欢迎。
①不平则鸣,有感而发 ②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③冠绝一时,流芳百世 ④流芳百世,冠绝一时 ⑤无论同党秉政,还是政敌当道 ⑥无论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②句先“有感”,再进一步讲“不平”;③句先写“一时”,再写“百世”;⑥句这样讲才能突出在同党那里都不受欢迎的意思。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