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7-31 20:54:4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翠翠,你人乖巧,爷爷笨得很,话说得不温柔,也莫生气,我信口开河,说个笑话给你听。
B.中国篮球运动员姚明在美国NBA赛场上出色的表现已成为年轻人的美谈,大家弹冠相庆,希望他再接再厉。
C.李强和王勇在学校里是要好的哥们儿,毕业分手三年了,他们仍然藕断丝连。
D.别里科夫把自己的一切都装在套子里,这种毫发不爽的做法,使全城的人战战兢兢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弹冠相庆:贬义C、藕断丝连:多指爱情上D、毫发不爽:比喻极小的差错都没有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盛/商/梦 本/开 柴/
B、执/口 积/人/样/
C、伤/头/鹰 料/马 炮/
D、道/怂 噪/缩/马/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报道,全景式反映三峡移民历程的我国首部长篇报告文学新作《国家行动》,已由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完成。
B.许多胃肠专家认为,空腹时嚼口香糖,会使人感到恶心、头晕、胃疼甚至胃溃疡。
C.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这是很不合理的。
D.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良好习惯,反对因循守旧、迷信盲从的不良学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凡事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人遭到伤害。
B.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书籍没有多大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C.1999-2011年间,我国造林6643.36万公顷,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土地沙漠化、植被覆盖率和森林病虫害等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D.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A句式杂糅,应改为“很可能使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人遭到伤害”或“很可能造成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人的伤害”。B成分残缺,应去掉“关于”。C搭配不当,“植被覆盖率依然十分严重”错误。
点评:本题选用的句子都是已考过的句子,而且是原封不动的句子,这类题不用原创题,至少可以在考过的句子上作适当的修改。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文意,补写文末两处划线处的内容。(每句不超过12字)(4分)
在北京举办的一次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显示,高达54.4%的年轻人(包括大学生)表示“没时间读书”,43%的大学生日均阅读时间低于1小时,多数大学生上网时长远超读书时长。而在阅读类型中,休闲娱乐性图书和考级考证书籍排在前两位,经典名著却受人冷落、鲜有人问津。对此,我们不禁要发出这样两个感叹:一是____?____?__ __?,二是 ??。


参考答案:一是“最该读书的时候不读书”(或 “最该读书的人不读书”);二是 “最该读的书没人读”(评分指南:两个感叹应明确指向“年龄”(或“人群”)与“书籍类型”,意思合理即可。写对一句得2分。)


本题解析:该句段有两层意思。“而”之前是一层意思,说年轻人(包括大学生)阅读时间少;“而”之后是另一个话题,意思是很少有人读经典名著。最后两个感叹是对上文两层意思的总结,故可概括成一是“最该读书的时候不读书”(或 “最该读书的人不读书”);二是 “最该读的书没人读”, 两个感叹应明确指向“年龄”(或“人群”)与“书籍类型”,意思合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