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诗歌常识》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八)
2017-07-31 21:00:1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对下列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象征着星火燎原——革命火炬。
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象征着波澜起伏的革命潮流。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象征着饥寒交迫的奴隶终将挣脱枷锁,成为天下的主人。
D.“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革命的势力还很强大,中国何去何从,使人迷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项解说有误,作者高瞻远瞩,对革命形势看得清楚,对革命的胜利充满信心,“迷惑”之说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他是由你的________塑成的,/海啊,他是你的形象的反映。
A.品格
B.精神
C.精气
D.筋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结合原诗理解,作选择。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江间波浪连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C.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D.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潇潇-萧萧;B项连-兼;D项佩-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山居秋暝》颔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颈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
B.《登高》前两联描写登高闻见之景,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
C.在《石头城》中,诗人借古讽今,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D.《锦瑟》一诗历来注释不一,莫衷一是。或以为是悼亡之作,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思念侍儿锦瑟之作,但以为是悼亡诗者为最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应改为“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很多疾病的基因诊断技术已经建立,()将使整个医学改观。
①基因预测
②基因预防
③基因诊断
④基因治疗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