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7-31 21:00:3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请根据下面的内容,写一则学习报告。要求先进行整理,明确认识,然后再条理清晰,语言准确、简明地表述,300字以内。(14分)
学案:“之”是文言文中最常用的虚词之一。分析下列句中加点的“之”,整理“之”的用法和意义。
(1)项伯乃夜驰沛公军?(2)送杜少府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今者有小人言?   (4)孤之有孔明,犹鱼有水也。(《隆中对》)
(5)项王则受璧,置坐上  (6)宋何罪有?(《公输》)
(7)为奈何?   (8)久,目似瞑,意暇甚。(《狼》)
(9)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10)公输盘为楚为云梯械。(《公输》)
(1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12)君将哀而生乎?”(《捕蛇者说》)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烘焙(bèi)犯憷(chù)挨打(āi)各奔前程(bèn)
B.热忱(zhén)叨光(tāo)月晕(yùn)转弯抹角(mò)
C.溃脓(huì)呜咽(yè)籴米(dí)扺掌而谈(dǐ)
D.弄堂(lòng)躯壳(qiào)恣睢(suī)怏怏不乐(yàng)



3、单选题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清末民初文坛,产生了大量的侠义小说和风月小说,日渐________着国民的精神,使之一点点地迷茫下去。这种玩意儿,如今又在文艺领域,借助电子________编织着虚幻的生活情境,迷幻着涉世不深的男女,使他们________于风花雪月与剑侠鬼怪一类的渊潭中。因此,当前的文艺作品一定要追求深度与力度。
A.侵蚀 媒体 沉溺
B.腐蚀 媒介 沉溺
C.侵蚀 媒体 沉迷
D.腐蚀 媒介 沉迷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对入校新生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结果是成绩悬殊,良莠不齐。
B.他这个人太循规蹈矩了,没有丝毫创新精神,当今时代并不欢迎这种人。
C.在茫茫沙漠之中,缺粮少水,我们大家只有休戚与共才能共度难关
D.罪犯在作案时不可能不留下或明显或不明显的蛛丝马迹。



5、语言运用题  按照下面的例句中“当某某说……我懂得了”的句式,续写两句话。要求内容与语境统一。
  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塑造了我的灵魂。当简·爱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尊严;当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我懂得了作为人的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诗歌常识》考..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