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7-31 21:08: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
(2)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4)谨庠序之数,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6)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_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参考答案:(1)千载琵琶作胡语
(2)别有幽愁暗恨生
(3)庄生晓梦迷蝴蝶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无以至千里
(6)振长策而御宇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2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4 )默而识之,??,何有于我哉?(《论语》)
(5 )?,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参考答案:(1 )挟飞仙以遨游? 知不可乎骤得
(2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 )近乡情更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1)? ,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
(2)天行健,?。(《易经·乾卦》) ?
(3)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 ?
(4)非淡泊无以明志,?。(诸葛亮《诫子书》) ?
(5)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秦观《鹊桥仙》)


参考答案:(1)千里之行。
(2)君子以自强不息。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非宁静无以致远。
(5)忍顾鹊桥归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其他题  完成下题名句名篇默写。
(1)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____________,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3)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天台一万八千丈,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是处红衰翠减,____________。(柳永《八声甘州》)
(6)____________,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7)又恐琼楼玉宇,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8)辅车相依,____________。(《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参考答案:(1)知来者之可追
(2)何时倚虚幌
(3)何当共剪西窗烛
(4)对此欲倒东南倾
(5)苒苒物华休
(6)最喜小儿无赖
(7)高处不胜寒
(8)唇亡齿寒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根据名著内容填空。(5分)
(1)吴老太爷从家乡带来的《         》。他死后成了女儿惠芳的精神慰藉。有一天下雨,窗子没有人关,打进来的雨水毁坏了这本书。(《子夜》)
(2)       (人名)由于身材粗壮,相貌丑陋,没人愿意娶她。葛朗台认为这样粗壮像大力士的姑娘大可利用,便用极少的酬劳雇用了她。(《欧也妮·葛朗台》)
(3)暮春时节,大观园内满是落花残红,黛玉见此情状便扫起残花落瓣,埋在土里,称之“       ”,又由于之前与宝玉小有误会,面对残花落瓣,顿时萌生了                 之情,于是吟出《葬花词》。(《红楼梦》)
(4)觉新接受了父亲抓阄后的决定,娶一个不了解的女子        (人名),但妻子给予他的爱情还是给他带来了不少的欢乐与满足。(《家》)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