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7-31 21:12:4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任选一题作答。(5分,100字左右)
(1)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的是《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中的故事,请问:歇后语讲述的是什么计策?为什么要实施这个计策?具体过程如何?结果怎样?
?
(2)“岂有此理!”聂赫留朵夫同收拾好皮包的律师一起走进接待室时说,“这样明明白白的案子,他们还要死扣形式,把它驳回。真是岂有此理!”这里被驳回的是什么案子?为什么被驳回?请简述。? (《复活》)
?


参考答案:
(1)歇后语讲述的是苦肉计。(1分)为了实施火攻曹操的策略,周瑜决定实行苦肉计。(1分)在周瑜与各位将领商议退敌之策时,黄盖故意大唱反调。于是周瑜下令把黄盖打得皮开肉绽,卧床不起。(2分)黄盖假装投降曹操,曹操上当,火攻曹操顺利实施。(1分)(2)这里被驳回的是玛丝洛娃上诉案。(1分)被驳回的原因:总共有四个枢密官。两位枢密官主张撤销原判(1分);首席枢密官反对撤销原判(1分);另一位枢密官因为聂赫留朵夫决定为了符合道德的要求同玛斯洛娃结婚,在他看来是可恶之至的,所以也反对摊销原判,于是上诉就被驳回。(2分)


本题解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回想小说的主要情节,然后在整体理解文意的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表述,表述时注意理清内在的逻辑性。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看下面漫画,根据要求答题。(5分)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漫画内容(不超过50字)。(3分)
(2)这则漫画意在提醒人们:   。(2分)


参考答案:(1)围坐在一起的家人,各自嘻嘻哈哈玩着手机,却无人顾及孤独愤怒的老人。(3分)(2)不要沉迷手机(网络)疏淡亲情。(2分)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概括画面内容和寓意的题目,概括画面是注意抓住画面的主要内容,注意顺序,注意抽象的内容和画外知音。寓意要联系现实。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正确的是(? )
① “语文”就是书面语和口头语的合称。
② 混沌初开,人猿相揖别,人类自从有了语言,标志着摆脱了蒙昧、野蛮而进入了文明开发的时代。
③ 人生在世,靠语文进行学习、工作、生活,语言是人们须臾不可缺少的工具。
④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言的外延就有多大。
⑤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化,智慧的物化,说在口头上叫“语”,写在纸上叫“文”。
A.②⑤④③①
B.②⑤①④③
C.②③⑤①④
D.②③①④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请从雨果、狄更斯、莎士比亚中任选两人为写作对象,仿照前后的句子将下面的文字补充完整。(6分)
要求:①紧扣相关句式特点;②语意连贯,内容充实。
我来到俄罗斯,仿佛听到高尔基借阿廖沙叙说自己苦难童年的种种坎坷;?
?; 我来到西班牙,仿佛听到塞万提斯在大风车旁边讲述哭与笑的滑稽剧。


参考答案:我来到英国,仿佛听到狄更斯借大卫讲述自己从童年的不幸走向伟 大作家的经历;我来到法国,仿佛听到雨果在圣母院里讲述美与丑的传奇(每句话对象恰当1分,能结合作家和名著内容各2分,句式一致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题,一是要按照题干要求作答,二是要弄清被仿句子的句式:我来到某国,仿佛听到该国某作家在讲述什么(小说内容)三是作家要与其国别一致,不能出错。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下图为2014年巴西世界杯会徽。(4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明画面:
(2)请描述该会徽所表达的含义。


参考答案:【说明画面】2014年巴西世界杯会徽的标志基本上是模仿大力神杯的造型,金杯顶端的金球由三只手掌环绕而成。标志由3种颜色组成,代表巴西国旗以及巴西国家队的黄绿两色必不可少。【寓意】“2014”的字样为代表激情的红色,主色由黄、绿代表着巴西热情欢迎世界各国参加,其三支象征胜利的手势,也意味着人类之间的互相交流。


本题解析:此题有两小题。第一小题说明画面,此类题要求用简洁的语言将画面内容表达清楚。一般来说,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说明顺序,即是按方位顺序呢,还是按主次顺序?抑或其他顺序?对于图徽型,一般应先说图徽的形状、颜色、图案和文字等,不要漏电任何一点细小的信息。在说明寓意时,要对每一种构图因素的意图都要说明。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