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A.登,升 B.驾,坐,骑 C.凭借,趁着 D.连接 E、利用 F、顺应,顺着 G、冒着,顶着 H、量词,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 I、“四”的代称 |
参考答案:
小题:C
小题:H
小题:B
小题:B
小题:A
小题:CDH
小题:B
小题:C
小题:A
小题:A
小题:D
小题:D
小题:AE
本题解析:
小题:(题干及ABD三项中的“信”都做“诚实、守信”意义讲,而C项中的“信”作“的确、实在”讲,另如《兰亭集序》中的“信可乐也”。)
小题:略
小题:(B项中的几句与例句中的“从”都当“由,自”讲,A项中的几句中的“从”都当“跟从、跟随”讲,C项中的几句中的“从”都当“向谁学习”讲,D项中的几句中的“从”都当“听从、顺从”讲。)
小题:(题干与B项中的“鄙”与其后的“人”合成一个词语,表谦称。A中的词当“边远的村邑、边疆地区”讲,CD中的词语均是“鄙陋、鄙俗、鄙琐”的意义。)
小题:(题干与BCD三相中的“使”均作“出使”讲,A项中的“使”为名词,出使的人。)
小题:(此二句中的“是”均做指示代词“这、这个”讲,其余各剧种的“是”的意义分别为A为“正确”,B为“认为正确”,E系词,表判断,F大事,G宾语提前的标志。)
小题:(与例句中的“行”均作“节操、品德”讲,另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中“臣修身洁行数十年”,《屈原列传》中“其行廉,故死而不容”。AC中的“行”都作“行走”讲。D中的“行”作“运行”讲。)
小题:C(与例句中的“素”都作“空,白白地”讲,AB中的“素”都作“平素,向来”讲,D中的“素”是“白色的绸绢”。)
小题:(A中的“辞”是一种文体名称,BCD中的“辞”都与例句中的“辞”含义相同,作“不接受,推辞,辞去”讲。)
小题:(A与例句中的“期”均作“约会,约定”讲。BC中的“期”都是名词,约定或限定的时间,期限。D中的“期”是“要求,期望“的意思。)
小题:(D中的“道”是“规律,法则”的意思,例句与ABC三项中的“道”是“途径,方法,措施,策略”的意思。)
小题:(D句与例句中的“去”均作“放弃、舍弃”讲。A句中的“去”是“离开,离去”的意思。B句中的“去”作“距,距离”讲。C句中的“去”作“除掉,去掉”讲)
小题:(例句AE中的“固”均作“本来,原来”讲。BF中的“固”是“确实,的确”的意思。C中的“固”当“当然,自然”讲。D中的“固”是“究竟,到底”的意思。)
【译文】
有人对燕王毁谤苏秦说:“苏秦是天下最不讲信义的人。大王以万乘之尊却非常谦恭地对待他,在朝廷上推崇他,但这是向天下人显示了自己与小人为伍啊。”苏秦从齐国归来,燕王竟然不给他预备住处。
苏秦对燕王说:“我本是东周的一个平庸之辈,当初见大王时没有半点儿功劳,但大王到郊外去迎接我,使我在朝廷上地位显赫。现在我替您出使齐国,取得了收复十座城邑的利益,挽救了危亡之中的燕国,可是您却不再信任我,一定是有人说我不守信义,在大王面前中伤我。其实,我不守信义,那倒是您的福气。假使我像尾生那样讲信用,像伯夷那样廉洁,像曾参那要孝顺,具有这三种天下公认的高尚操行,来为大王效命,是不是可以呢?”燕王说:“当然可以。”苏秦说:“如果真是这样,我也就不会来为大王服务了。”
苏秦道:“臣要像曾参一样孝顺,就不能离开父母在外面歇宿一夜,您又怎么能让他到齐国去呢?像伯夷那样廉洁,不吃白食,认为周武王不义,不做他的臣下,又拒不接受孤竹国的君位,饿死在首阳山上,廉洁到这种程度,又怎么肯步行几千里,而为弱小燕国的垂危君主服务呢?如果臣有尾生的信用,和女于约会在桥下,那女子没来,直到水淹上身也不离开,最终抱着桥柱被淹死。讲信义到这种地步,怎么肯到齐国去宣扬燕秦的威力,并取得巨大的功绩呢?再说讲信义道德的人,都是用来自我完善,不是用来帮助他人的。所以这都是满足现状的办法,而不是谋求进取的途径。再说,三王交替兴起,五霸相继兴盛,他们都不满足现状。如果满足现状是可以的,那么齐国就不会进兵营丘,您也不能越过楚国边境,不可能窥探边城之外了。况且我在周地还有老母,离开老母来事奉您,抛开固步自封的做法,谋求进取的策略。看来我的目标,本来不和您相同。大王是满足现状的君主,而我是谋求进取的臣子,这就是因为忠信而得罪于君主的原因啊。”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曾几何时,在国际文物拍卖市场上,华人富商以志在必得的气势,屡屡拍下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文物,无偿地送给国家。这种爱国热情,真挚________坦诚,自然不容置疑;________无形当中,这种做法________助长了国际文物炒家利用中国人的爱国心理对中国财富进行“二次掠夺”的气焰。
A.而 却 也
B.而 但 也
C.也 却 而
D.却 而 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虚词的能力。“真挚”“坦诚”是并列关系,可用“而”连接;“但”和“却”都表转折,“但”的语气更重些,“却”相对较轻;由句意可知最后一空填的词应表递进关系,所以只能填“也”。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谈起抗震救灾,温总理?很深。他动情地说:“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了我对人民的爱。”
②中美关系?动荡,合作前景难以预料。
③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A.感受一再遏制
B.感触再三遏止
C.感触一再遏制
D.感受再三遏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B.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图穷而匕见
D.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代词,通“尔”,“你”“你的”;其余为连词,表承接“来”“就”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从太空看下来,阴山山脉以北是一条_________东西约五六百里的宽阔走廊。经过实地_________,这里________地形开阔平坦,全无林木遮蔽,_________居民点十分稀少,草原上的沙质土壤也十分松软,如此_________的飞船着陆场,真是世上难找。
A.横亘勘察既又举世无双
B.横贯勘察不仅而且天造地设
C.横亘勘探不仅而且举世无双
D.横贯勘探既又天造地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横亘”不宜用形容平地;“勘探”一般不适用于对地表地形的踏勘;虚词联系的前后句不是并列关系,故不宜用“既……又……”;“世上难找”不一定是绝无仅有,故不宜用“举世无双”。 历年高考试题表明,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考点中,近义词的运用是常考点。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