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小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小题2:孔子曰:“不知命,;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
小题3: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小题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参考答案:
小题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小题2:无以为君子也?无以知人也
小题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小题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的默写识记。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养。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作家和作品要对应,不出现常识性错误。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庠序”、“孝悌”、“已”、“喧”、“浣”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小题1:学而不思则罔 ,?。 (孔子《论语》)
小题2:乘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小题3:故虽有名马,?,骈死于槽枥之间。(韩愈《马说》)
小题4:亦余心之所善兮,?。(屈原《离骚》)
小题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6:?,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参考答案:
小题1:思而不学则殆
小题2: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题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小题4:虽九死其尤未悔
小题5: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题6:瀚海阑干百丈冰
本题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殆”“沧海”“祗”“瀚海”“阑干”。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①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②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③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④
1.①处是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②处是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③处是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对第④句极为推重,说“此六字极具神韵”。请简要分析其艺术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环境 用破漏的草屋被朔风吹撼推动情节的发展(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摇振压倒,林冲才被迫 到山神庙安身。)(意对即可)
2.语言 表现林冲安于现状、逆来顺受的思想性格(让泥水匠来修理草厅,说明他还没有完全识破统治者的险恶用心,还想忍辱求安。)(意对即可)
3.行动(或细节) 展现林冲谨小慎微、唯恐出事的心理,突出他逆来顺受的性格,为下文火烧草料场埋下伏笔。(意对即可)
4.“紧”字简练形象而传神地写出了漫天大雪越下越大,毫不松劲的景象;也渲染了一种紧张气氛,暗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句。(5分)
小题1:不违农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小题2: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归园田居》)
小题3: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小题4: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到庞公栖隐处。?(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小题5:五更鼓角声悲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阁夜》)
小题6:挟飞仙以遨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
小题1:谷不可胜食也
小题2:鸡鸣桑树颠
小题3:东篱把酒黄昏后
小题4:鹿门月照开烟树
小题5:三峡星河影动摇
小题6:抱明月而长终
本题解析:注意易错的字:颠(易误写为“巅”)、篱、峡、抱(易误写为“报”)、长(易误写为“常”)。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高级而有趣的朋友可遇而不可求,人如果有了这种朋友,自己的境界也低不到哪去。
B.电影界老前辈夏衍同志一直主张电影剧本不要写得太长,一般以3万字为宜。而现在有些剧本的篇幅,竟长达一倍,甚至还有超过7万字的。
C.为了弥补用水不足,只好将废水回收,开展一水多用和用河水代替自来水使用。
D.羽毛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把羽毛当做装饰品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中“长达一倍”仍为3万字,应为“长出一倍”;C中“为了”和“开展”后均缺少对应的直接宾语;D中前后句话题不统一,前说“羽毛工艺”后说“把羽毛当装饰品”)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