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理解、分析文言句段》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7-31 21:53:1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 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译文:所以,我仅仅是不妨害它们的生长罢了,不是有能力使它们长得又高大,又茂盛啊!仅仅是不抑制不损耗它们的果实罢了,不是有能力使果实结得早而且多啊。
(2)译文:可是我在乡下,看到当官的老是喜欢烦琐地发布政令,好像很爱百姓那样,结果却给我们带来了灾祸。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从句式角度,选出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汤有天下,选于众
B.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C.何如?可谓仁乎
D.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赠太傅董公行状
韩?愈
  公讳晋,字混成。先皇帝时,兵部侍郎李涵如回纥,诏公兼侍御史,赐紫金鱼袋,为涵判官。回纥之人来曰:“唐之复土疆,取回纥力焉。约我为市,马既入,而归我贿不足,我于使人乎取之。”涵惧不敢对,视公。公与之言曰:“我之复土疆,尔信有力焉。吾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赐不既多乎?尔之马岁至,吾数皮而归资。边吏请致诘也,天子念尔有劳,故下诏禁侵犯。诸戎畏我大国之尔与也,莫敢校焉。尔之父子宁而畜马蕃者,非我谁使之?”于是其众皆环公拜,皆两举手曰:“不敢复有意大国。”
  李怀光反,怀光所率皆朔方兵,公知其谋与朱泚合也,患之,造怀光言曰:“公之功,天下无与敌;公之过,未有闻于人。某至上所,言公之情,上宽明,将无不赦宥焉。乃能为朱泚臣乎!彼为臣而背其君,苟得志,于公何有?且公既为太尉矣,彼虽宠公,何以加此?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公能事彼,而有不能事君乎?彼知天下之怒,朝夕戮死者也,故求其同罪而与之比,公何所利焉?公之敌彼有余力,不如明告之绝,而起兵袭取之,清宫而迎天子,庶人服而请罪有司,虽有大过,犹将掩焉。如公则谁敢议!”语已,怀光拜曰:“天赐公活怀光之命。”故怀光卒不与朱泚。
  汴州自大历来多兵事。刘元佐益其师至十万,元佐死,子士宁代之,畋游无度。其将李万荣乘其畋也,逐之。三年,万荣病风,昏不知事,其子乃复欲为士宁之故。监军使俱文珍与其将邓惟恭执之归京师,而万荣死。诏未至,惟恭权军事。公既受命,遂行,不以兵卫。及郑州,逆者不至,郑州人为公惧,或劝公止以待。有自汴州出者,言于公曰:“不可入。”公不对,遂行。后二日,惟恭及诸将至,遂逆以入。进见公者,退皆曰:“公仁人也。”环以相告,故大和。
  始公为华州,亦有惠爱,人思之。公居处恭,无妾媵,不饮酒,不谄笑,好恶无所偏,与人交泊如也。(节选自《韩昌黎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归我贿不足/ 贿:财物
B.边吏请致也/诘:责问、追问
C.故求其同罪而与之/比:勾结?
D.乘其畋也,之/逐:随、跟随
2.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董公,以行感人( )
①尔之父子宁而畜马蕃者,非我谁使之?
②公知其谋与朱泚合也
③天赐公活怀光之命?
④公不对,遂行
⑤进见公者,退皆曰:“公仁人也。”
⑥与人交泊如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董公以判官的身份陪同兵部侍郎李涵出使回纥,面对回纥的责难,李涵无言以对,董公慷慨陈词,有力地回击了回纥,并赢得了回纥人的尊重。
B.李怀光^造**的时候,董公担心他和朱泚联合起来,就亲自拜访他,为他分析形势,讲清各种利害关系,最终感化了李怀光,使他没有与朱泚联盟。
C.汴州多兵变,当邓惟恭叛乱之时,董公奉诏领兵征讨,他不顾个人安危,不听他人劝阻,深入险境,最终折服了邓惟恭及其将领,平息了战事。
D.董公为人有仁爱之心,深受百姓得爱戴。他在平时生活中端庄正派不随便,不苟言笑,不以自己的好恶而有所偏袒,与人交往恬淡无所求。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之复土疆,尔信有力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公既为太尉矣,彼虽宠公,何以加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元佐益其师至十万,元佐死,子士宁代之,畋游无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A
3.C
4.(1)我们收复疆土,你们确实出了力。
  (2)况且你已经身居太尉之职,他(朱泚)即使尊宠你,(给你的官位)又怎么能超过太尉呢?
  (3)刘元佐扩充兵力到十万,他死后,他的儿子士宁取代了他的职位,(士宁)无节制地打猎游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
A、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实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力量也就减弱了。)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知道这件事的太子和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送别荆轲。)
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D、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用匣子封好,燕王在朝庭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选出与例句中加粗词语的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
[? ]
例句:轻用吾身而其国
A.会盟而谋
B.彼吾死而我不听
C.亲戚之情话
D.匈奴七百余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