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茫茫历史长河中,谁是英雄?是兵临城下之际,以老迈之躯屈人之兵的烛之武,还是强秦践踏中原之时,易水诀别慨然赴死的荆轲?是光 明磊落兵败身死的项羽,还是能屈能伸终得天下的刘邦?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英雄又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同学们,对于英雄,你一定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请以“心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下面是关于“未知”的讨论:
甲: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未知——未知的人、领域,未知的前程、命运……它们陌生神秘,莫测难解。明天,永远是未知的。
乙:昨天,有些东西也同样“未知”啊。“未知”,不等于“无知”,也不等于“不可知”。
丙:是的,“未知”二字,总令人充满好奇与期待。
丁:我恐惧“未知”。
戊:让我们将“未知”变为“已知”!
己:所有东西,一定要“知道”才有意思吗?
……
你对“未知”有着怎样的体验与感悟?请以此为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第一步:审明是何种类型的作文。很明显,属于隐话题作文。第二步:审出话题。关键词定位法。一共是六个人的发言,每一个人的发言都代表一种对“未知”的看法,我们只要从中选出自己能够、乐于接受的观点作为自己文章的立意就可以了。譬如,我们可以把“未知,总令人充满好奇与期待”作为自己文章的中心论点,简化它,这个论点也就成了“未知很重要,它总令人充满好奇与期待”。——
范文:未知产生美
所有事物,一定要“知道”才有意思吗?
无数红学家曾哀叹于曹雪芹《红楼梦》后四十回的遗失,有人甚至梦想着回到过去,回到清朝,乘坐着时间机器,去和曹雪芹喝杯酒,亲口问一问,荣国府后来怎么样了?黛玉是如何仙逝的?宝玉真的出家了吗?古代有印书商高鹗,硬给《红楼梦》续了个四十回的结尾;而今又有学者刘心武,批阅文献,呕心沥血,重新续写了《红楼梦》。我未曾有幸读过刘心武的续本,可我不禁想问:有了结局的《红楼梦》,还是《红楼梦》吗?
我过去曾痴迷于阅读《红楼梦》,原因之一就是它如此神秘,有着那么多的未知。我趴在案旁,一字一字地读黛玉和宝钗的诗文,胡乱猜着她们各自的结局。然而我又不敢一下子翻到后面,怕知道了最后荣国府一夜崩塌,也怕看见那最后的画面:“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白居易有诗说:“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这句诗用在《红楼梦》身上最好,它是那样时隐时现捉摸不定,似花还似非花,是雾却道无雾。这一切神秘,一切意趣,其实都源于它的一个特点,那就是结果永远未知,问题永远没有答案。
未知带来了神秘,而神秘又像一个黑洞一样,吸引了一切喜爱探索的人。没有结局的《红楼梦》,和断了手臂的维纳斯一样,因为未知,产生了绝世的美。假如那个法国农民挖出的维纳斯神像,完整地带着两只手臂,真不知道米洛斯的维纳斯还会不会是美的代名词,还会不会激起人们无尽的想象。
弗洛伊德说:“真正的美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绝世之美往往是虚构的,而不是现实的。”抽象,才让人们不断猜测,昼夜思索,而未知,正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有一幅齐白石作的写意画,画的是一群雏鸡,围着争着往中间跑,你的耳边仿佛听到了叽叽喳喳的喧闹。这群雏鸡到底在争什么呢?答案没人知道,因为齐白石在中间什么也没有画,只留下一片空白。这么一“留白”,图画的意境迭出。中国的写意画告诉了你什么是美,真正的美是一小片留白,是无尽的未知。
美,是林黛玉含泪的眼,也是“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的诗句;美是维纳斯失去的手臂,也是画家有意留下的一片空白。虽然它们都是那么不可捉摸,可正是未知,产生了真正的美,永远地吸引着人们不猜想,去追寻。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从前有一只螃蟹,他手上有一颗种子,而他看到猴子手上有一个饭团。螃蟹说,我用手上的种子跟你换手上的饭团。猴子说,为什么?螃蟹说,你看饭团一下子就吃完了,而种子种到土里之后会长出很多粮食……
这个故事中,螃蟹提出的交换的主张可能会引发我们许多联想和思考。请以“交换”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自定立意,可以写实,也允许虚构,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开放性试题,答案不一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家曹文轩认为,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以变为常识,但只有一样是不会衰老的,那就是美。东方有一轮红日,你的祖父看到的时候会感动,你的父亲一样会感动,而你,你的子子孙孙看到这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的时候,都会被它感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有一个最经典的场面,就是安德烈公爵在战场上受了重伤,万念俱灰,祖国、民族以及他的爱情都已破碎,他觉得活下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这个时候,是什么东西拯救了他?既不是什么伟大的思想,也不是什么崇高的精神,是俄罗斯的天空,俄罗斯的森林、草原以及松涛,这就是美的力量。
请以“美的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可能”问“不可能”道:“你住在什么地方呢?”
“不可能”回答说:“在那无能为力者的梦境里。”
这是诗哲泰戈尔《飞鸟集》中的一句经典诗文,请你体味其中的哲理,选择合适的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成功缘于实干,祸患始于空谈。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大忌。
空谈之所以误国,其弊有四:
其一,空谈掩盖的是价值观的空洞,语言平庸意味着思想的平庸。解放思想才能解放表达,这是颠扑不破之理。缺乏创新思维,缺乏改革锐气,观念的保守落后,必继之以乏味空洞的表达。现在如果不扬弃空谈,不解放思想,中国民族也不会有复兴发展的希望,误国之深,莫此为甚!
其四,空谈放任了懒政之风。一些主政官员习惯于秘书和下级准备讲稿,安于成为会议和讲话“道具”,甘当不动脑子、不察民情、不干实事的“三不”官员。久而久之,懒政、怠政、惰政成了官场流行病,漫天花架子,乏人做实事。误国之深,莫此为甚!
中华民族百余年的奋斗史,也从另一面印证了这个道理。中华民族为了崛起付出世人难以想像的巨大牺牲,在“坚船利炮”的西方列强侵略下夺取民族独立的胜利;靠着“节衣缩食、勒紧裤带”的奋斗精神,在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鼓起“杀出一条血路”的改革勇气,用短短数十年走过西方国家两三百年历程。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走出苦难、走向辉煌,靠的不是空想清谈,而是实干苦干。
实干精神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国际形势波云诡谲,国内发展攻坚克难,发展关键期,矛盾凸显期,尤其需要真抓实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倒计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怎样落实为执政兴国的具体措施?深化改革已成最大共识,如何通过不断创新释放“制度红利”?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强化监督、反腐防变能否落到实处?没有脚踏实地的奋斗,没有扎扎实实的工作,我们将愧对人民期待和历史责任。
总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在这样一个历史的拐点处,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都应该高举“实干兴邦“的火炬,奋勇前进!
本题解析:一、材料分析
1.理解“不可能”的存在之处:在那无能为力者的梦境里。无能为力,没有能力或力不能及。梦境,虚幻的地方。连在一起,意思就是“不可能存在于没有能力的空想中”。材料的观点很隐含,但是经过分析,我们还是能得到这个信息——要想让一切成为可能,就要抛弃空想,发展自己的能力,并努力实干。
2.理解“可能”。
①表示也许可以实现
②能成为事实的属性
③也许;或许
不管是哪一种,都只是一种还没有成为现实的前期属性。让“可能”成为“现实”显然有一定的条件,那就是——实干——
3.实干不仅是拜托“不可能”的前提条件,还是从“可能”迈向“成功”“现实”的唯一途径。
二、确定立意核心
1.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2.抛弃空想,走向成功
3.实干的现实意义
4.务实不务虚
5.做事需要实实在在
三、经典材料
1、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他们时不时喊出几句豪言壮语,想要如何如何,却又总不能付诸实践,所以最终仍是庸庸碌碌,一事无成。
如果将诗人艾青的“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这两句诗赠给这些人,那可是再合适不过了。
想,不能离开做。如果说“想”是一块火石,哪么“干”就是一块钢片,只有两者猛烈相碰,才能迸出成功的火花。光想不干,只是白日做梦,决不会有所收获。只有抓紧时间的分分秒秒,别让光阴耗费在没有意义的空想之中,踏踏实实地去干,才能取得应有的成绩。光会做黄粱美梦的“空想家”,是永远没有机会品尝成功的甜蜜的。
现实生活中,只想不干的人不乏存在。当别人来找他处理问题时,他可以滔滔不绝地谈出一大套道理来,甚至还会拍着胸脯许下种种诺言,然而,当他们吹完这些五光十色的肥皂泡后,那些要解决的问题依然如故,倒是别人白白浪费了那么多宝贵的时间。
有理想,更要有行动。俗话说:“一万个零比不上一个一,一万个空想抵不上一次实干。”只有理想加上实干,才能在人生的大海中扬帆远航。否则,美好的希望只是那看似美丽的肥皂泡,一触即破。在此,我要大声呼吁:梦中的人,快快醒来,路在脚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在你的人生之路上迈开大步,成功在前方向你招手
2、古来有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空想家们善于夸夸其谈、想象丰富、渴望强烈、甚至于设想去做大事情,但却很少付诸行动。而实干家则是去做!空想家往往不管怎样努力,都无法让自己去完成那些自己应该完成或是可以完成的事情。而实干家虽然没有空想家那样富丽堂皇的说辞,却总能获得成功。
实干家比空想家更能取得成功,是因为实干家一贯采取持久的、有目的的行动,而空想家很少着手行动,或是刚开始行动便很快懈怠了。实干家具备有目的的改变生活的能力。他们能够完成非凡的事业,不论是开创一家自己的公司,写一本书,竞选政府官员,参加马拉松比赛,还是其他事业。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空想家只会站到一边,他们仅仅是梦想过这些而已。
空想家往往受到人们的嘲笑,因为他们始终把自己的理想挂在嘴边,但却从不见他们为之奋斗。他们的谈话言辞激烈,每当谈到他们的理想便热情慷慨,然而,他们却是行动的矮子。空想家是幼稚的,认为以自己头脑中知识可以拯救世界,但是世界却不这么认为,事实一次又一次的证明,空谈者的下场只能是失败或是含羞蒙辱
3、?成功就像爬山,不要妄想着飞到顶峰,要靠一滴汗水加上一个脚印的去攀登,世界上没有一口吃个胖子的美事,一蹴而就只能一厢情愿的臆想。那些不想付出却幻想坐享其成的人永远是被讽刺的对象。一个人如果只敢想,不敢做,那他不可能成功,因为成功偏爱那些有了想法就踏踏实实行动的人。
成功其实很简单,有了明确的目标,踏实肯干,战胜重重困难之后,胜利的曙光就会照耀我们的脸庞了。而且,踏实肯干的精神会感动周围的环境,从别人的身上汲取到新的力量,从而能驾驭机遇,跨上成功的桥梁。
愚公移山的故事被传唱了几千年,至今仍能发掘出不屈的力量。踏实是人安身立命的支柱,有了踏实的精神,纵使面对大山,也能产生搬平的勇气。
一步登天,一是夸张,二是幻想,三是神话。只有按部就班,踏踏实实,才是成功的正途。
4、实干家和空想家
古来有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空想家们善于夸夸其谈、想象丰富、渴望强烈、甚至于设想去做大事情,但却很少付诸行动。而实干家则是去做!空想家往往不管怎样努力,都无法让自己去完成那些自己应该完成或是可以完成的事情。而实干家虽然没有空想家那样富丽堂皇的说辞,却总能获得成功。
实干家比空想家更能取得成功,是因为实干家一贯采取持久的、有目的的行动,而空想家很少着手行动,或是刚开始行动便很快懈怠了。实干家具备有目的的改变生活的能力。他们能够完成非凡的事业,不论是开创一家自己的公司,写一本书,竞选政府官员,参加马拉松比赛,还是其他事业。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空想家只会站到一边,他们仅仅是梦想过这些而已。
空想家往往受到人们的嘲笑,因为他们始终把自己的理想挂在嘴边,但却从不见他们为之奋斗。他们的谈话言辞激烈,每当谈到他们的理想便热情慷慨,然而,他们却是行动的矮子。空想家是幼稚的,认为以自己头脑中知识可以拯救世界,但是世界却不这么认为,事实一次又一次的证明,空谈者的下场只能是失败或是含羞蒙辱。
战国时候,秦国派王龁攻下上党,意欲进攻长平。赵孝成王听到消息,命令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守住长平。廉颇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准备作长期抵抗的打算。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如何对付。如今来的是王龁,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
赵括的母亲也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视战争如儿戏,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可是,赵王一意孤行。仍然让赵括带领二十万大军去接替廉颇。
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场败仗。赵括不知是计, 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士兵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军覆没了。
赵括是个空谈家,自以为读过兵书,于兵法十分谙熟,但总归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书本在他头脑中构筑的只是虚无飘渺的军事楼阁,在真切的刀光剑影下坍塌得没留下一点痕迹。赵括也因纸上谈兵,而被作为空想家贻笑千古。
4、当一名实干家,而不是空想家
于是我们敬重“实干家”,鄙视“空想家”。对于市场的崇拜,根源大概就在于此。于是我们就默认了一
我们这个世界缺少实干家,而从来不缺少空想家。那些爱空想的人,总是有满腹经纶,他们是思想的巨人,却是行动的矮子;...
《习惯的力量》人分为空想家、实干家两种。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目前的我偏向空想家多些,如何让自己“实干”起来?!
5、谚语
愿望的东西,必须伸手才能得到。?
一万个零抵不上一个一;一万次空想抵不上一次实干。?
看到了目标,并没有到达目的地。?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虽然有了好种子,庆祝丰收还太早。?
要想成功,必须走完从说到做这段路。?
十个空想家,抵不上一个实干家。?
只有希望而没有行动的人,只能靠做梦收获所得。?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办事要扎实,说话要谨慎。?
不实心,不成事;不虚心,不知事。?
道儿是人走出来的,辙儿是车轧出来的。?
别只看骑车马如飞龙,也要看他驯马时留下的伤痕。?
有多少耕耘,就有多少收获。?
不问收获,只看耕耘。?
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就靠“干”。?
能挑一百斤,不挑九十九。?
打鱼的不离河,打柴的不离山。?
芳香的花不一定好看,能干的人不一定会说。(高山族谚语)?
清晨的阳光不算温暖,瞬息的安逸不算幸福。(蒙古谚语)?
勤恳者讲实干,懒惰者讲茶饭。(蒙古谚语)?
想,要壮志凌云;干,要脚踏实地。(缅甸谚语)?
多深的地基,垒多高的墙。(日本谚语)?
巴黎不是一天建成的。(法国谚语)?
如果不费力,东西没价值。(西班牙谚语)?
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德国谚语)?
点评:审题难度较大,主要是核心点的内涵不易理解,另外,学生对实干这一话题,平时积累的素材可能也会偏少。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