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常见题型》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六)
2017-07-31 21:55: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日本虽然国土面积小,自然资源相对匮乏,但无论是工业产品还是农副产品,基本都可以贴上精良的标签,日本民众对本国品牌有着高度的信赖感和忠诚度。
B.一味宣染悲情和秀肌肉无益于问题的解决,时间长了总有黔驴技穷的一天,尽量回避战争才是负责和务实的举措。
C.这种书最没有含金量,作者钻研一下财富名人,再得出一些所谓的商道智慧就可以开卖了,因为都是作者拾人牙惠,缺乏原创。这种纯粹是高级文字编辑的工作。
D.我们发现,社会上和思想界都出现了逃跑或者破坏的冲动。观察者发现,自己被送回了圣奥古斯丁生活的充满恐惧和愤怒的时代,见到当时招遥过市的预言家、魔术表演者以及受到欺骗的信众或持怀疑态度的讽刺作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命题形式较为新颖,将字形放在语境中进行考查。B“宣染”应为“渲染”,都与水有关,因此字形是三点水;C“拾人牙惠”应为“拾人牙慧”,慧是智慧的意思;D“招遥过市”应为 “招摇过市”,“招摇”都与手有关,因此都是手字旁。平时复习要把字形与字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字形。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始终找不到快乐。于是,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这群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首先锯倒了一棵大树,然后掏空树心,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造出了一条独木船。独木船终于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划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何谓“快乐”?《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很简单:感到幸福和满意。我们似乎还难以参透这一概念,不妨看看文题中的故事,它给我们作了很好的注释。
——快乐是辛勤的劳动中挥洒的汗滴。
——快乐是灌注智慧的创造中绽开的花朵。
——快乐是倾注真情的奉献中收获的笑靥。
其实,对“快乐”还有许许多多种诠释:求知者会以读书为快乐,贪玩者会以泡吧为快乐,有志者会以追求为快乐,无为者会以享乐为快乐,仁爱者会以山林为快乐,智慧者会以溪水为快乐,淡泊者会以宁静为快乐,显达者会以热烈为快乐;饥肠辘辘的人视饱餐一顿为快乐,无衣御寒的人视享受阳光为快乐,囊无分文的人视腰缠万贯为快乐,身处逆境的人视一帆风顺为快乐,漂泊流离的人视家人团聚为快乐,失去父母的人视拥有亲情为快乐;海伦·凯勒定会把获得三天的光明作为最大的快乐,史蒂芬·霍金定会把走下轮椅作为最大的快乐,陈景润把计算枯燥无味的1+1作为最大的快乐,孔繁森把情洒高寒缺氧的西藏作为最大的快乐,从死亡线上挣扎出来的“非典”患者把健康作为最大的快乐,一些创业路上走出来的成功者把回忆当年的艰苦创业作为最大的快乐……。
循着这条路子想下去,便可揭示出话题的内涵,这样不仅可保证扣题写作,而且能激活写作思维,——既拓宽了选材范围,又使得文章立意出新。在明察话题的过程中,还将“快乐”这一概念化作了具体可感的形象,这无疑为构思或成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由“快乐”这一概念作出多种判断,这无疑又为记叙类文章主旨或议论类文章中心的确立作了前期的酝酿。
点评:话题作文是一种内容和体裁新颖的开放性试题,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学生可以用自己擅长的文体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本话题内容是很宽泛的,不同时代的人,不同年龄的人,不同层面的人,都会有快乐,也常常会想什么是真正的快乐,我们的同学也如此,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快乐,每天有每天的快乐,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快乐。使每个人都有话可说。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亲笔为雷锋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同志离开我们50周年了,但他的精神永远留在人间,那个二十二岁的青年如一面不倒的旗帜,在神州大地上高高飘扬!今年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轰轰烈烈地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
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实际,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不要仅仅局限于写雷锋,而要把他升华为一种精神。
1、雷锋精神内涵之一、奉献精神
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雷锋二字,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善待他人、奉献社会的代名词。
2、雷锋精神内涵之二:“钉子”精神
雷锋对待工作总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立足本职,尽职尽责,努力以钉子的“挤”劲和“钻”劲,使自己成为工作的内行。
3、雷锋精神内涵之三:“螺丝钉”精神
雷锋谦虚待人,甘于平凡,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服从革命的需要和组织的安排,党叫干啥就干啥。他把自己生命溶入党和人民事业的整体之中,立志在平凡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乐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4、雷锋精神内涵之四:艰苦奋斗精神
雷锋出身贫苦,在旧社会,哥哥、弟弟都因负伤、饥饿,病死了,他自己也走近了死亡的边缘,他深知生活的艰辛。因而,他工作和生活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农夫汤姆养了一群羊。放牧时,他总是放声高唱:“我雪白的羊群啊,多么可爱……”可是,有件事让汤姆感到有些遗憾——他的羊群里还有一只黑羊。汤姆盘算着要卖掉黑羊,“这样我的羊群里就都是可爱的白羊了!”
冬天到了。一天,在一场暴风雪中,汤姆与羊群走散了。当暴风雪停息的时候,漫山遍野银装素裹,汤姆四处寻找,哪里还有羊群的影子?这时,汤姆看到远处有一个晃动的小黑点,跑过去,果然是那只黑羊,其他的白羊也在那里。汤姆兴奋地抱起了那只立功的黑羊:“多亏了有你!”
春天,汤姆的羊群里又多了几只黑羊,他的歌声依旧嘹亮:“我的羊群啊,多么可爱……”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首先运用多角度分析思考题意作文的材料,然后选取最佳角度进行立意。
一则题意作文的材料究竟有多少个角度可供审读呢?具体如下:
⑴一个事物或材料,从“肯定”和“否定”(作者的爱憎、褒贬情感倾向)两个角度去审视;⑵一事多“人”(“物”)的材料,有几个“人”(“物”)(主要“人”“物”)就有几个审视角度;⑶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⑷一个事件有几种关系就有几种不同的审视角度。
从汤姆的角度:人"才多元化的积极作用或全球化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管理者标准的设置;识才当于未显之时;多看几眼辨人才;识别人才(事物)应多角度、全方位;一分为二看事物;评价人才要全面;等等。
从黑羊的角度:彰显个性、特立独行的积极意义;杰出或独特的个人对集体(环境)的贡献;在一定条件(环境)下,优势和劣势可以相互转化;正视逆境;敢于张扬个性;天生我“才”必有用;不因他人否定自己否定自我。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请以“这样走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体特征鲜明。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