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四)
2017-07-31 22:00:5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吴菊萍,1980年生,浙江嘉兴人。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闻涛社区中,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左臂接住了孩子,小女孩后来经过医院全力抢救最终康复。救人女业主吴菊萍,其手臂骨折,受伤较重,入院一个多月,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经网友提议,杭州市政府出资为吴菊萍在钱江新城市民中心建造了一座雕像。
(1)请为“最美妈妈”的雕塑写一段60字以内的简短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最美妈妈”吴菊萍被评为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请代写一段颁奖词,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6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一双美丽纤细的女性的手呈“接”的姿态将孩子轻轻托起,小孩被紧紧地捧护在手心,一只小鸟停留在左手手指上(写出一点即可)。
(2)“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陈勋和林曦的成功经验证明,高效学习不是人人可以随便做到的,又是人人可以做到的,关键在于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方法是否正确。
B.新世纪以来,我国的考研人数和录取率持续增加,2012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已经达到165.6万,比2011年净增14.5万,再创历史新高。
C.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品质,佛山市将把东平新城建设成为具有辐射带动力强大、岭南风貌浓郁的中心城区。
D.银河系一个被天文学家称为“骨头”的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长卷须状的天体,可能从邻近的星体吸取生命能量,看上去非常年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不合逻辑。“高效学习”是一面,后面的“是否”为两面。B.搭配不当。“人数”可以用“增加”,而“录取率”应是“提高”或“升高”。C.成分赘余。“成为”领起后面偏正短语,删除“具有”。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粗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洽淡
独辟溪径
(pā)
(zhuō)有成效
B.膺品?
返璞归真
(jiè)
(zǎi)斗量
c.妥帖
纷至沓来
(tái)
殒身不(xù)
D.遨翔
徇私舞弊
暖(gòng)
苦心孤(y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文言句子的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
A.赢乃夷门抱关者也。判断句
B.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判断句
C.我为赵将。判断句
D.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给下面一首五言律诗的颔联和颈联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高树荫柴扉,青苔照落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灯前饭何有,白薤露中肥。
①老叟扶童望 ②荷锄山月上 ③寻径野烟微 ④羸牛带犊归
A.③①②④
B.②③①④
C.④①②③
D.①④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可以综合运用律诗押韵、对仗、平仄等知识,结合时间先后、与上下文的连贯来解决类似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