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7-31 22:05:2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面几句话中错别字最多的一句是
A.一个未经尘市的人,一个未经风雨的人,一个用朦懂目光看一切的人,我们称之为孩子。
B.作文发展等级中的“深刻透彻”,是指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原因,预感事物的去向和结果等。
C.1999年1月,澳大利亚和美国分别进行了手移殖。但能不能移殖头和记忆,将面临严重的论理问题。
D.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逆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须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



2、单选题  下列有关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的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史,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按鲁史《春秋》顺序编写的,因此又称《左氏春秋》。
B.《战国策》是汉代刘向所著,它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C.《国语》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著。
D.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3、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千里肃宣权旨,论天下形势,殷勤之意
B.余嘉其能古道则知明而无过矣
C.积成德而神明自得万物之得时,感悟生之行休
D.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世业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大事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在填报高考志愿的第一批院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半天拿不定主意。
B.今年春节期间,各大商店门口张灯结彩,大街上行人和车辆川流不息,好一派热闹景象。
C.几天来,小区里的便民箱、井盖板接连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王大妈提起这事,就气愤不已。
D.登上黄山光明顶,放眼眺望,起伏的群山座座相连,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天际。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成龙和刘媛媛在演唱《国家》这首歌时,“一手装满国,一手撑起家”的歌声久久回荡在空中,深深地激发了青少年心中的责任感。
B.《语文教学研究》以民族化与现代化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并举的鲜明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这本杂志的阅读主体,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C.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人口老龄化问题,又引发了有关退休年龄、养老保障以及人口政策等一系列问题的争论。
D.周瑜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没有他三国格局都有可能改写,甚至就没有赤壁之战,只可惜天妒英才,他仅仅活了三十六岁。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