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7-31 22:09:3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把下面画线的句子改写成与上下文相配的整句,基本意思不变。
原句: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两年至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6滴汗,才挣出


参考答案:
一年,两年,至少有三四年。注意不能改成“不知道多少年”,因为这样会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
那辆车


本题解析:
题目要求把画线句改成与上下文相配的整句,即要为“一两年至三四年”找出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审理原句,不可能与上句相配成整句,只能与下句“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滴汗”配成整氏句,即把“一两年至三四年”改成“一滴,两滴汗不知道多少滴”滴一样的结构。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父辈、祖辈不仅爱读毛泽东的诗词,而且青年人也喜欢毛泽东诗词中磅礴的气势、广阔的胸怀。
B.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
C.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不容易翻译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才能胜任。
D.学习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你的努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关联词位置不当,应改为“不仅父辈、祖辈……”。C项,“要求……才能胜任”句式杂糅。D项,两面对一面,应在“努力”加“与否”。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特别是D选项,错误过于明显,但作为高一新生的第一次月考,容易一点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文字,归纳要点,分析问题。
材料一: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节选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材料二: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材料三:  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从政治社会制度到文化哲学艺术,无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生态伦理思想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
中国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主客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儒家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正如《中庸》里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国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把一种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合一的境界称为“物化”,也是主客体的相融。这与现代环境友好意识相通,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相合。
中国佛家认为万物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涅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一致的一项是 (    )
A.则告诉不许
B.桂影斑驳
C.臣之辛苦
D.九岁不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报告申诉,C辛酸苦楚,D不会走路。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一对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消耗/损耗铜臭味/乳臭气茹毛饮血/饮水思源
B.包庇/麻痹撂挑子/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常见题型》答..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