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7-31 22:22:3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张保皋、郑年传
杜牧
  新罗①人张保皋、郑年者,自其国来徐州,为军中小将。保皋年三十,年少十岁,兄呼保皋。俱善斗战,骑而挥枪,其本国与徐州无有能敌者。年复能没海履其地,五十里不噎。角其勇健,保皋差不及年。保皋以齿,年以艺,常龃龉不相下
  后保皋归新罗,谒其王曰:“遍中国以新罗人为奴婢,愿得镇清海,使贼不得掠人西去。”其王与万人,如其请。自大和后,海上无鬻新罗人者。保皋既贵于其国,年错寞去职,饥寒在泗之涟水县。一日言于涟水戍将冯元规曰:“年欲东归,乞食于张保皋。”元规曰:“尔与保皋所挟何如,奈何去取死其手?”年曰:“饥寒死,不如兵死快,况死故乡邪!”年遂去。至谒保皋,保皋饮之极欢。饮未卒,其国使至,大臣杀其王,国乱无主。保皋遂分兵五千人与年,持年泣曰:“非子不能平祸难。”年至其国,诛反者,立王以报。王遂征保皋为相,以年代保皋。
  天宝安禄山乱。朔方节度使安思顺以禄山从弟赐死,诏郭汾阳②代之。后旬日,复诏李临淮③持节分朔方半兵,东出赵、魏。当思顺时,汾阳、临淮俱为牙门都将,将万人,不相能,虽同盘饮食,常睇相视,不交一言。及汾阳代思顺,临淮欲亡去,计未决,诏至,分汾阳兵东讨,临淮入请曰:“一死固甘,乞免妻子。”汾阳趋下,持手上堂偶坐,曰:“今国乱主迁,非公不能东伐,岂怀私忿时耶?”悉召军吏,出诏书读之,如诏约束。及别,执手泣涕,相勉以忠义。讫平剧盗,实二公之力。
  知其心不叛,知其材可任,然后心不疑,兵可分。平生积忿,知其心难也;忿必见短,知其材益难也。此保皋与汾阳之贤等耳。保皋任年,事出于己,年且寒饥,易为感动。汾阳、临淮,平生抗立,临淮之命,出于天子,榷于保皋,汾阳为优。
  世称周、召为百代人师,周公拥孺子,而召公疑之。以周公之圣,召公之贤,少事文王,老佐武王,能平天下,周公之心,召公且不知之。苟有仁义之心,不资以明,虽召公尚尔,况其下哉。
  [注]①新罗:公元前57年至935年,朝鲜半岛i国之一。②郭汾阳:郭子仪,因平叛有功官封汾阳郡王。③李临淮:李光弼,冈平叛有功官封临淮郡王。
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保皋不及年——差:稍微
B.持手上堂坐——偶:相对
C.讫平盗,实二公之力——剧:大
D.汾阳、临淮,平生立——抗:对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俱善斗战,骑挥枪——侣鱼虾友麋鹿
B.年欲东归,乞食张保皋——故燕王欲结
C.至谒保皋,保皋饮极欢——作《师说》以贻
D.此保皋汾阳之贤等耳——虽日月争光可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保皋和郑年从新罗来到徐州从军,两人都骁勇善战,张保皋年轻十岁,郑年水性好,后来张保皋回国受重用,郑年却潦倒他乡。
B.郭子仪与李光弼都曾是牙门都将,但平素不和,为东讨叛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贼,两人捐弃前嫌,以忠义共勉,为唐朝中兴立下汗马功劳。
C.作者将两个外族人物与古圣贤周公召公相提并论,见识过人;他还认为与郭子仪和李光弼相比,张保皋和郑年的故事更感人。
D.文末举周公和召公的例子,意在说明即使是像召公这样的圣贤,尚不能完全知周公之心,更何况在他们手下的一般臣子呢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保皋以齿,年以艺,常龃龉不相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国乱主迁,非公不能东伐,岂怀私忿时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生积忿,知其心难也;忿必见短,知其材益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不用十个。
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
  孔子:____________ 韩非子:____________
2.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jìn)? 颛顼(xū)? 命南正重(chóng)? 崭露头角(lù)
B.封禅(chán)? 晃动(huàng)? 一曝十寒(pù)? 翘首以望(qiáo)
C.款塞(sài)? 缧绁(léi)? 闷声闷气(mèn)? 螳臂当车(dāng)
D.辅拂(bì)? 创伤(chuāng)? 博闻强识(zhì)? 畏葸不前(xǐ)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3-26题(13分)
兴?贤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
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亦古之士民。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
23.本文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2分)
24.对“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然而这中间盛世和末世的情况,也都是相同的。
B.然而这中间由盛世到末世的转变,也都是一致的。
c.然而这中间盛世和末世之间的关系,也都是相同的。
D.然而这中间盛世到末世的道理,也都是一样的。
25.下面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  ) (4分)
A.对于人才的重要性,连普通人都是能够认识到的。
B.人才对振兴国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C.作者认为盛世人才辈出,而衰世人才凋零。
D.题为”兴贤”,意思就是要重视人才,培养人才。
E.盛世的君王重视人才的作用并能够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F.对人才截然不同的态度,会导致国家命运的迥异。
26.(4分)文章运用了许多史实,从写法上看,起到了□□□□的作用:由此可见,作者写这
篇文章的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真州东园记
欧阳修
真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龙图阁直学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得监察御史里行马君仲涂为其判官。三人者,乐其相得之欢,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
岁秋八月,子春以其职事走京师,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曰:“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台起其北。台,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虚之阁;水,吾泛以画舫之舟。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芙渠芰荷之的历,幽兰白芷之芬芳,与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阴,此前日之苍烟白露而荆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图之所载,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其为吾书其大概焉!
又曰:“真,天下之冲也。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然而池台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无日而不来,而吾三人者有时而皆去也,岂不眷眷于是哉?不为之记,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
予以为三君子之材贤足以相济,而又协于其职,知所后先,使上下给足,而东南六路之人无辛苦愁怨之声;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之贤士大夫共乐于此。是皆可嘉也,乃为之书。?
庐陵欧阳修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真州当东南之水会   当:应当
B.图其所谓东南者来以示予   示:指示
C.吾于是信有力焉        信:相信
D.而又协于其职           协:协助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而因其暇日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B.①凡图之所载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①其为吾书其大概焉     ②持其踵为之泣
D.①乃为之书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小题3:选出全属于真州东园美景的一项                 (  )
①流水横其前?②芙渠芰荷之的历
③苍烟白露而荆棘?④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
⑤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⑥草木日益以茂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④⑥
小题4: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东园是施正臣、许子春和马仲涂三人于闲暇之时用监军荒废的营地建造的一座园子。
B.作者欧阳修从夕日的废营地变为美丽的东园这事实中认识到有能力可以改变环境。
C.东园吸引着四方人士天天前来游览,而施正臣等三人却是有空才能去,所以流连忘返。
D.作者面对东园艳丽典雅的景致和游人游玩的欢乐激动不已,欣然命笔,为园作记。
小题5: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4分)
(2)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3分)
(3)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之贤士大夫共乐于此。(3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