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九)
A.以嗜鱼,故不受也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B.子其治事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C.纵其父而还自系焉置杯焉则胶 D.相追之,乃其父也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3、阅读题 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籍:登记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道谢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为王
D.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如:到,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4、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己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庄子?养生主》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3分)
译文:?
②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4分)
译文:?
(2)庄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愍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十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昔赵襄子厄于晋阳,知伯率韩、魏决水围之。城不沉者三版,县釜而爨,易子而食,群臣皆懈,惟高恭不失人臣之礼。及襄子用张孟谈计,三家之围解,行赏群臣,以恭为先。谈曰:“晋阳之难,惟恭无功,曷为先之?”襄子曰:“晋阳之难,群臣皆懈,惟恭不失人臣之礼,吾是以先之。”谷于朋友之义,实无愧高恭者,惜其不遇襄子,而前遇存宝,后遇予兄弟。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节选自苏辙《巢谷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梅州遗予书曰——遗:遗留,留给
B.遂弃其旧学,畜弓箭——畜:储备,置办
C.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恨:遗憾
D.县釜而爨,易子而食——县:同“悬”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予以罪谪居筠州/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C.昔赵襄子厄于晋阳/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D.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通过巢谷的弃文从武、与作者兄弟的交往,刻画了他重朋友义气,具有古代侠士遗风的义士的形象。
B.当作者兄弟俩被贬谪岭南时,巢谷以年老多病之体,万里步行,去见他俩,先见苏辙,再去见苏轼,不幸病死于途中。这突出表现了巢谷的古道热肠、侠士风概。
C.本文选材典型,叙事简洁,辞藻华丽,富有感染力,人物形象鲜明,意蕴高妙,回味无穷,这就是苏辙行文的特色所在。
D.文章最后部分作者发表议论,将巢谷比作春秋末年忠于赵襄子的高恭,除了揄扬巢谷之外,还有讥刺世人趋炎附势的意味。
4.用“/”给文中加粗的部分断句。
既 见 握 手 相 泣 已 而 道 平 生 逾 月 不 厌 时 谷 年 七 十 有 三 矣 瘦 瘠 多 病 非 复 昔 日 元 修 也。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常见题型》高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