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7-31 22:40:4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园日涉以成趣
B.或棹孤舟
C.至微至陋
D.宾主尽东南之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日”,名词用作状语,每天;B项“棹”,名词用作动词,划桨;D项“美”,形容词用作名词,俊杰。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听仙乐耳明暂:暂时
B.此情待成追忆可:难道
C.遂命酒,使弹数曲畅快
D.以手抚膺长叹坐:徒,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暂:一时,突然。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欧元区十二国中,作为龙头老大的德国经济的低迷,很可能_______其他国家。
②新任市长每天都会接到大量的群众来信,即便工作再忙,他也_______作出答复。
③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并列关系,______部分和整体的对峙关系,_____说是点面对峙的关系。
A.波及择要而是/或者
B.涉及择要就是/或许
C.涉及摘要而是/或者
D.波及摘要就是/或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①涉及,强调与对象有"关联";波及,强调对对象产生了"影响"。 ②摘要,意为"摘录要点";择要,意为"选择重要的"。③"不是……而是……",是并列关系,否定前者而肯定后者;"不是……就是……",是选择关系,并不能表明说话人的最终态度,这与句首"严格地讲"不太相符。或许,是表示猜测语气的副词;或者,是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
A.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B.进不用命,退则无耻
C.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D.令壮者无取老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我们对孩子关爱有加,过分强调他们保护自己,使他们缺乏火中取栗的勇敢精神,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B.父亲经常教育我读书学习要像弈秋那样专心致志,不要“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三心二意是学不好的。
C.读了这个单元的几篇评论唐代著名诗人的文章,他文思如泉,提起笔来,一发不可收拾,写了5篇评论文章。
D.“你们没有积极性,我们就得挨饿!”总书记这句振聋发聩的话让多少领导干部汗颜,又让多少庸官无地自容。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A火中取栗,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B此一时也,彼一时也,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C一发不可收拾,指局面无法收拾,是更加不能收拾的意思,为贬义词。一发,更加。与“一发而不可收”不同,“一发而不可收”的意思是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D振聋发聩,使昏昧糊涂,不明事理的人,为之震惊,受到启发。)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