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七)
小题2:小说结尾说孔老是“异人”,在寇克看来,孔老“异”在何处?(4分) 小题3:孔老输棋后“静卧繁思”,进而“大彻大悟”,他悟到些什么呢?请结合全文谈谈 你的理解。(6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
3、单选题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句诗的作者是
A.杜甫
B.白居易
C.李贺
D.屈原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
记者:您在30岁之前得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直到不再参赛,此外,您还是台湾最高产的作家,除了众人以为的文思泉涌外,您还有别的诀窍吗?
林清玄:我很喜欢一句古诗:书到今生读已迟。就是说,这辈子你要读书已经来不及了,那都是上辈子的积累。我想这种积累重要的是怎么坚持,坚持每天写一点,一个月以后回头看看,会觉得性情上有变化,这种慢慢积累的过程是快乐的。
记者:从乡下奋斗到台北,您的经历也是比较坎坷的。小时候,您随父兄在田间地头流汗受苦,这段经历对您今后的成长有帮助吗?
林清玄:有很大的帮助,使我对什么情况都能适应。从出生到现在,我没有一个晚上睡不着觉,没有一餐饭吃不香,随时都能笑得出来。因为小时候在大山里长大,生活很苦,心思也单纯,天黑马上上床睡觉,你不会有欲望,有欲望也没用,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时间久了,你对欲望就不会太敏感了。
记者:在您的成长环境里,显然没有使您成为作家的条件,但您却成功了。
林清玄:的确,我家代代都是农民,可是我对文字有着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受。记得有位文人叫张潮,他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你把地上的东西看清楚了,那就是一篇文章。我小时候的成长经历使我不可能像一般人所说的学富五车,而是深入一门。我记得小时候读的每本书,都珍贵得不得了,我经常拿到什么都很用心地看。小学三年级以后,每天我要抱着一本书才睡得着;每天一定要读到一篇好文章,才肯睡觉。
记者:现在,拜金拜物对传统价值观的疏离渐趋明显,在这样光怪陆离的时代,怎样才能活出真正的优雅?
林清玄:其实这是一个向欲望倾斜的时代,全世界都是这个样子,有时候你看报纸会看到一个爱马仕的包卖到100万人民币,何其荒唐!但大家已经习惯了,不以为怪,觉得它是名牌,就值这个价,那是因为他们已经迷失了对事物的真实判断。人的肩膀挑着一架天平,一边是欲望,一边是心灵的满足,你的心灵应该有足够的砝码来保持平衡。人在中间,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谷”,也就是“俗”,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山”,也就是“仙”,俗和仙如果能够平衡,你就能做一个公平正直的人。当然,要想不被欲望捆绑,就必须有自己的心灵寄托,要找一些东西来充实自己的心灵世界,比如文学。
记者:对于生长在这个有着多种价值观可供选择的时代的青年人来说,文学在他们生活中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林清玄: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品,其实在青年人的成长过程中,文学也是他们最好的化妆品。因为如果有内涵,你会觉得什么事情都是美的。我有一句话,“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你的心灵美丽了,你看到的世间的一切都美;如果你的情感深厚,你会觉得世间的万物都很深刻。所以,想要使你的生命、外表、气质变得更好,你的心就要更美,你的情就要更深,文学正好是容易到达的途径。
(1)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林清玄小时候的坎坷经历培养了他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这是他成为台湾最高产作家之一的主要原因。
B.林清玄引用张潮的话,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很形象地说出了生活与写作的关系。
C.林清玄举爱马仕的包卖到100万人民币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爱马仕是名牌,就值这个价。
D.林清玄认为,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品,在青年人的成长过程中,文学也是他们最好的化妆品。 E.林清玄所说的“心美一切皆美”的含意是一个人心美了,他就可以拥有一切美好的事物。
(2)林清玄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林清玄看来,在这样光怪陆离的时代,怎样才能活出真正的优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林清玄认为,“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品”。他的这一观点是否适用于所有人?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17问题。?
酒?婆
冯骥才
首善街有家最低等的小酒馆。不插幌子,不挂字号,连座位也没有;柜台上不卖菜,单摆一缸酒。来喝酒的,都是扛活拉车卖苦力的底层人。?
这酒馆只卖一种叫“炮打灯”的酒。这酒价钱贱,不讲余味,只讲冲劲,进嘴非得赶紧咽,不然烧烂了舌头。可一落进肚里,马上一股劲“腾”地蹿上来,直撞脑袋。好酒应是温厚绵长,绝不上头。但穷汉子们挣一天命,筋酸骨乏,心里憋闷,不就为了花钱不多,马上来劲,晕头涨脑地洒脱洒脱放纵放纵吗??
要说最洒脱的,还得数酒婆。天天下晌,这老婆子一准来到小酒馆,衣衫破烂,像叫花子;头发乱,脸色黯,没人说清她啥长相,更没人知道她叫什么,却都知道她是这小酒馆的头号酒鬼,尊称酒婆。她一进门,照例打怀里摸出个四四方方小布包,打开布包,里头是个报纸包;打开报纸包,又是个绵纸包,好像里头包着一个翡翠别针;再打开绵纸包,原来只是两角钱!她拿钱撂在柜台上,老板照例把多半碗“炮打灯”递过去,她接过酒碗,举手扬脖,碗底一翻,酒便直落肚中,好像倒进酒桶。待这婆子两脚一出门坎,就像在地上划天书了。
她一路东倒西歪向北去。走出一百多步远的地界,是个十字路口,车来车往,常常出事。您还甭为这婆子揪心,瞧她烂醉如泥,可每次将到路口,一准是“噔”地一下,醒过来了!竟像常人一般,不带半点醉意,好端端地穿街而过。她天天这样,从无闪失。
首善街上人家,最爱瞧酒婆这醉醺醺的几步,上摆下摇,左歪右斜,悠悠旋转乐陶陶,看似风摆荷叶一般;逢到雨天,雨点淋身,便像一张慢慢旋动的大伞了……但是,为什么酒婆一到路口就醉意全消呢?
原来,老板人奸,往酒里掺水。酒鬼们一清二楚,但谁也不肯把这层纸捅破,喝美了也就算了。
老板人近六十,没儿没女,八成要绝后。可一日,老板娘爱酸爱辣,居然有喜了!老板给佛爷叩头时,动了良心,发誓今后老实做人,再不往酒里掺水了。
就是这日,酒婆来到小酒馆,照例还是掏出包儿来,层层打开,花钱买酒,举手扬脖,把改假为真的“炮打灯”倒进肚里……真货就是真货。这次酒婆还没出屋,人就转悠起来了。而且今儿她一路上摇晃得分外好看,上身左摇,下身右摇,愈转愈疾,初时像风中的大鹏鸟,后来竟像一个黑黑的大漩涡!首善街的人看得惊奇,也看得纳闷,不等多想,酒婆已到路口,竟然没有酒醒。破天荒头一遭转悠到马路上。下边的惨事就甭提了……
自此,酒婆在这条街上绝了迹。小酒馆里的人们却不时念叨起她来,说她才算真正够格的酒鬼。她喝酒不就菜,向例一饮而尽,不贪解馋,只求酒劲。在酒馆既不多事,也无闲话,交钱喝酒,喝完就走,从来没赊过帐。老板听着,忽然想到,酒婆出事那日,不正是自己不往酒里掺假的那天吗?原来祸根竟在自己身上!他便别扭开了,心想这人间的道理真是说不清了。为什么几十年拿假酒骗人,却相安无事,都喝得挺美,可一旦认真起来反倒毁了?
1.下列对文本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炮打灯”是一种物美价廉的酒,穷人们喝了它,可以在劳碌了一大之后,缓解疲劳,忘记烦恼,洒脱放纵一番。 ?
B.“直落”“好像倒进酒桶”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酒婆喝酒之急;“一到路口就醉意全消”,则表明酒力并不长久。 ?
C.老板往酒里掺水,酒鬼们一清二楚,但谁也不肯说出来,这表现人们只图喝了痛快、不想惹是生非的心理状态。 ?
D.酒婆死了,老板在知道祸根在自己身上,感到非常内疚,后悔自己不该一时头脑发热,诚实了一次反而害了酒婆。 ?
E.小说着力塑造了以酒婆为代表的一群下层劳动者的形象,表达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刻主题。
2.通观全文,分析酒婆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为什么极力描写酒婆的醉态,并且将其写得“好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首善街”的社会环境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为什么以“首善”称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