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八)
2017-07-31 23:08:5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赵王立白割五城以广河间
B.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
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
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C.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D.今君乃亡赵走燕

公子乃白骄而功之
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宾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A.连词,因为/连词,因为/连词,来。B.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顺承;C趁机/通过/顺着;D.副词,竟然/副词,竟然/副词,于是。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对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火尚足以明也明:明亮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帮助
D.何可胜道也哉胜: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明:照明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旬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从现在起到2008年,北京形象电视专题片“现代北京,辉煌北京,科技北京,艺术北
京,人文北京”将在美国CNN本土频道________四年。
(2)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________我们党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征程。
(3)今年1月26日,人民日报和人民网联合推出了以“2007年两会调查·老百姓关注热点”为题的网上调查,调查________政治、经济、社会、教科文四大类共40个问题。
A.联播标明涵盖
B.联播表明 包含
C .连播表明涵盖
D.连播标明包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联播:若干广播电台或电视台同时转播(某电台或电视台播送的节目);连播:广播电台或电视台把一个内容较长的节目分若干次连续播出。表明:表示清楚,例如表明态度,表明决心等;标明:做出记号或写出文字使人知道,例如标明时刻,标明号码等。涵盖:包括,包容,涉及对象是范围;包含:里边含有,涉及对象是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两会"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认真 了与会代表的许多宝贵意见。
?②在众多采访的记者面前,与谈笑风生的女儿相比 ,张老汉就显得 多了。
? ③在某些人眼里,擦皮鞋是遭人 的职业,然而下岗女工胡秀兰却毅然背
? 上工具箱,走上了街头。
?
A.聆听 拘束 鄙视
B.倾听 拘谨 鄙视
?
C.聆听 拘谨 蔑视
D.倾听 拘束 蔑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倾听"用于上级、长辈对下级晚辈;"聆听"用于下级、晚辈对此有、长辈;②句"拘谨"重在"谨慎""小心";"拘束"重在"过分约束自己","在记者面前"用"拘谨"合适;③句"鄙视"意为看作鄙*、低劣;"蔑视"着重指用轻蔑的态度小看,对"擦皮鞋"这一职业而言,用"鄙视"合适)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令张良留谢哙拜谢
B.躬亲抚养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C.今由与求也,相夫子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D.毋内诸侯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A、道歉;感谢B、代词,自己;亲戚,名词C、辅佐,动词;互相,副词D、均为“纳”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