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作文
心灵不会是一块闲置的空地,你不种庄稼,它就长杂草。
请从材料整体或选择其中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选,800字以上,立意须在材料范围内,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比喻性试题,其指向是,青年人不仅要关注和思考我们的外在世界,而且要审视我们的内在心灵,与自己的精神对话,通过有意识的铸炼来培育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精神更丰厚,心胸更高远,心灵更纯粹。
素材:也许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一片长满杂草的荒野。那些杂草可能是懒惰,可能是贪欲,可能是自私,也可能是虚伪……我们竭尽权利,想要将他们彻底清除,却往往力不从心。其实,要除去心灵的杂草,唯一的方法便是用美德将荒野占据。 美德可以播下真的种子,开出善的花,结出美的果,可以让恶习的杂草彻彻底底地失去生存的空间。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说的。
这句名言的含义相信你一定很清楚。这里的“水仙花”是一种隐喻,它所指的是“心灵和精神的追求”。这使我想起抗“非典”英雄、两院院士钟南山的一句话:人不只生活在现实中,还生活在理想中。
你心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当你的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公司雇了一位英国人做守卫。这位守卫做事认真,一丝不苟,很多人觉得。让他当守卫实在太可惜。一天,经理对他说:“我想提升你,让你当办事员,薪金也可以多一点,意下如何?”守卫默不作声,过了一会儿,他出乎意料地说:“难道我有什么过错吗?我已经干了二十多年的守卫,没有任何失职,为什么要把我的宝贵经验一笔勾销,调我去做生疏的工作呢?”
这个平凡的故事,发人深省,给了我们很多启迪。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参考答案:
守住自己的经验优势
英国守卫拒绝职务提升,愿意守住自己做守卫的经验优势,专心致志做好守卫工作;猛一看,似乎有些“傻”。其实,我以为这种“傻”值得敬佩,值得效仿,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一般而言,人们在较低的岗位上干上一年半载,就巴不得被提升,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我价值,这自然无可非议;可若像这名英国守卫那样二十年如一日运用自己的经验优势,默默干好自己的工作,拒绝更加丰厚待遇的职位,那是更值得褒扬的事情!
在人们的生活中,守住自己的经验优势,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心无旁骛做好自己的工作,说穿了,就是一种“老黄牛”精神。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频繁“跳槽”,工作态度不安定,“这山看得那山高”,到头来,哪一个工作岗位也做不好。因此,今天倡导“守住自己的经验优势”,就是告诫大家要有在某一工作岗位上长期工作的定力,这样才能赢得周围人们的佩服。
在现实中,能守住自己的经验优势,不受名利诱惑的人可真不少。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美国搞科研,他的祖国以色列发出国家邀请,请他回国担任总统。他拒绝了,他的理由就是在政治领域他无法胜任,他只擅长理论物理学的研究。在巨大名利面前,爱因斯坦就像英国守卫那样义无反顾地拒绝了,因为他钟情于自己长期以来拥有“宝贵经验”领域。试问,若爱因斯坦无献身科研的定力,他能抵御住这种莫大荣誉的诱惑吗?事实证明,爱因斯坦这样去做,就对了!
能一如既往守住自己的经验优势的,还有将“学术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的袁隆平;创办晓庄师范,在培育师范人才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不得不担任行政职务却提出只任虚职,依旧耕耘于研究领域的钱钟书先生……
当然轻易变更工作方向和领域,轻易丧失自己的经验优势,往往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不是吗?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解放前才华横溢,写出了诸如《雷雨》、《日出》等让世人赞叹的作品;可建国后,忙于行政领导事务,很少再写出有影响力的作品来了。以致著名画家黄永玉致信曹禺,对曹禺解放后“灵性大失”大感失望,对此颇有微词。这告诉我们,即使是聪明绝顶的曹禺,一旦没有守住自己的经验优势,也可能从此在此领域就会“暗淡”下去。
上文提到的陶行知先生有句话说得好:“人生做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说的是他的教育情怀。不过,在这里,我借用该话,想说人生满打满算不过百十年时间,守住自己的经验优势,专心致志做好某一项工作,也就不错了!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本材料可采用“多向发散法”来审题立意:
1.经理角度
正面——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为人才搭建施展才能的舞台。(“有我之境”——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亦可)可立意为“知人善任”、 “善于发现人才”、 “任人唯贤”等。例证:齐桓公重用阶下囚管仲,雄霸天下:刘备三顾茅庐,奠定三国鼎立局面;李斯特破格收徒弟,“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等让草根明星大放光彩(朱之文、阿宝、王二妮、西单女孩)
反面——要合理使用人才,用人要用其所长。诸葛亮误用马谡导致街亭丢失,北伐失利;赵王听信赵括“纸上谈兵”,导致四十万赵兵被俘虏,国势颓微;
2.守卫角度
正面——要有自知之明,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可立意为“忠诚于自己的岗位”、“干一行爱一行”、“别轻易丢掉自己的经验优势”、“拒绝跳槽”等。例证:鲍叔牙推辞相位举荐管仲,甘心做助手;爱因斯坦谢绝总统职位,钻研科学;季羡林三辞 “国宝、泰斗、国学大师”的桂冠,一心著书治学等等。
反面——不能因循守旧,要有突破精神,敢于挑战自我。可立意为“要敢于适应新的岗位”、“丢掉经验,开创新领域”等。例证:著名音乐家谭盾的故事;徐悲鸿中西合璧,独树一帜;齐白石从木匠到绘画大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投鼠忌器” 是最早见于《汉书?贾谊传》的一个成语,原意是说,想要追打神庙里的老鼠,又怕连带打坏了供奉的偶像和敬神的器物。比喻想打击坏人又有所顾忌。这个成语的生命力来自于它丰厚的文化意蕴,来自于它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对生命体验的生动揭示。
请以“投鼠忌器?”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示例一:
投鼠忌器?
“投鼠忌器”,这个成语原指想追打寺庙的老鼠,却怕连带打坏了供奉的偶像和敬神的器物,如今,它被用来比喻打击坏人又有所顾忌。
长期以来,“投鼠忌器”都是人们一声无奈的叹息。是为了“器”而停止追打老鼠,还是为了追打老鼠而不惜毁坏“器”?人们在一个又一个事例中寻找答案。“投鼠忌器”,可以说是我们不愿陷入的境地,而今,我却要说,“投鼠忌器”是一种值得尊敬的情操!
“投鼠忌器”,意味着心存畏惧。人应当心存畏惧,这份畏惧未必是神庙中的偶像和器物,它亦可以是大自然,是康德口中所说的“灿烂星空”,“道德律令”。一个人只有心存畏惧,才能更加坚强。有人说:我真正害怕的,是哪些热爱生命却勇往直前的人。热爱生命,所以畏惧失去,勇往直前,是为了保护生命。因此,“投鼠忌器”意味着一个人敢于在畏惧中前行。
“投鼠忌器”,意味着心存善良。《士兵突击》中的袁朗手臂上有一个贯穿型伤口,许三多一直相信他的话:那是M16造成的枪伤。当许三多知道这位身经百战的军人竟是被改锥扎伤时,他十分震惊。袁朗却说了这样的话:“我不记得我有枪,而歹徒记得他有改锥。”是的,善与恶的交锋,往往是善先受伤。这伤常常不因实力差距而起,更重要的,是善的一方怀有顾忌。一个心存善良的人,会时刻顾忌着他人。而一个满怀恶念的人,却不会因毁坏什么而自愧。因此,“投鼠忌器”意味着一个人敢于在恶的世界里怀善而行。
“投鼠忌器”,意味着心怀大义。我们常在电视中看见坏人挟持人质来进行威胁,我们常为剧中的好人抹一把冷汗,洒一把热泪。是的,无论是被挟到城门前的小郭襄,还是被架在城楼上的李云龙的新婚妻子,都让我们挣扎,让我们祈祷,让我们悲伤。“投鼠忌器”让主角挣扎,而心中大义让他们选择舍弃。“投鼠忌器”意味着一个人怀着大义而行。
多一点“投鼠忌器”吧!让这个世界感受善良!也许伊拉克人民不需要美军一厢情愿地送上“民主”,他们只要一个温暖的家;也许非洲人民不需要一次次无果的大会,他们只要一份帮助。让“投鼠忌器”深入到我们心中,让我们生命有畏惧与爱怜!
本题解析:一、立意
投鼠忌器的人性深刻所在
投鼠忌器的人性之美
投鼠忌器的人性复杂处
反面立意,投鼠不忌器的优与劣
投鼠忌器的现实意义、利与弊
二、审题
1、注意命题者价值取向的两可性——“?”,这个问号既可以表明一种否定:投鼠忌器吗?;也可以从否定而走向肯定——是的,“投鼠忌器!”
2、注意题干中的三个不起眼的信息:丰厚的文化意蕴,人性的深刻洞察,生命体验的生动揭示。这三点正是我们解读这个成语,或者赋予这个成语全新内涵的根本所在。在这三条线组成的立体架构中发挥,我们既能保证不出格,不跑题,又能保证立意新,立意正。
点评:对于寓言类的、成语类的材料作文题,最好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吃透其中的文化精髓:人性的矛盾、生活的两难、哲学深意、现实启示等等。比如,买椟还珠,这里就包含这一个哲学原理,既,美对于特定的个体含义是不同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们只有在平时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才能在分析具体问题的时候,出新意。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说,“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而做一个善良的人,是成为君子的首要要求。
一生致力于非洲国家的医疗服务事业的史怀哲说:“一个人在世间所作的善行,会影响到他人的心理和思想。”
当代世界思想文化名人罗素在《我为什么而活》一文中说他活着的理由之一是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可以看作罗素生活的宣言书,也是古今中外许多人物共同的人生准则。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本道作文题从教材中选材,意在引导中学语文教学注重教材的发掘和高效利用,同时针对人心冷漠的现实倡导青年学生应具有悲悯情怀与善的行为。
悲悯情怀和善行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倡导的传统美德,是全球人民共同赞美的美德,在诸多伟大人物的身上,这一美德闪烁出耀眼的光辉。可是在现代文明社会中,许多人遗失了这一美德,变得冷漠麻木,欲望充斥的心灵被权势和金钱扭曲。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拥有悲悯情怀,实践善行,体现人性的高贵尊严,让社会和谐美好。
【素材金库】
◎我们必须全力工作,组合善的精神力量,去对付现实世界的罪恶。——海伦?凯乐
◎恶往往是昙花一现的,都要和作恶者一同灭亡;而善,则永世长存。——狄更斯
◎大量的善和大量的恶,总是混合在一起,交互错综着的。——狄更斯
◎与善人行善会使其更善,与恶人行善会使其更恶。——罗曼?罗兰
◎凡对别人有害的事都是错的。——列夫?托尔斯泰
◎吴祖光的妻子新凤霞长期患病,家中请过不少小保姆。一次,一个小保姆探亲回家一去不返,事后因为她偷走吴老的一些外币不能兑换而案发。公安局要求吴老起诉,后来吴老听说这个小保姆将要被判刑数年时,立即提出撤诉。他觉得对一个年轻人进行教育是必要的,但如果进了监狱,她这一生就要毁了。
几年后,这个小保姆又来信说,她从婆婆那里借了一万元钱,买了一个城市户口,因经济困难,无钱还账。婆婆每天吵闹,小保姆希望吴老先借她一万元。吴老马上到邮局汇去了一万元。一个星期后,小保姆写来感谢信,不料被新凤霞看到,她非常愤怒,指责吴老不该帮助坏人。吴老说:“第一,有人相求,我不能让人家满意,便永远睡不着觉;第二,我寄钱给她,就是让她知道,大家还是信任她的,这样她可以增加生活的信心,她会更快地改正错误。”
新凤霞逝世后,吴老说他自己的时日也不多了。于是他立即着手做了三件事:一是给两个小保姆提供上学的机会,他怕死后耽误两个小保姆的前途;二是把他家的楼道进行粉刷和装修,算是对邻里的酬谢;三是要把家中所有藏书全部捐献给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
人生的过程,其实就是与世界、他人不断博弈的过程。一个聪明人不会怨天尤人,而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消除心灵的隐患,培植生命中的宽容、悲悯和反省精神,让生命呈示一种穿越时空的美丽与明亮。◎阜阳大量婴幼儿食用劣质奶粉后变成“大头娃娃”。该事件的受害者,一群刚出生的婴幼儿,如今仍然不得不面对手指伸不直、个子比同龄小孩矮小、脑袋很大而又无钱救治的残酷现实。
◎北京知青张敏接到了回城通知,为了丈夫去后丢下的一大家子,留了下来,夜以继日地劳作,为了供他们上学,她甚至去卖血。她把丈夫的五个弟妹孩子们都供养成大学生,最终长眠于地下,牺牲的是自己,成全了他人。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