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06 05:49:1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人的一生要过很多节日,节日播散在日子中间。传统节日意蕴丰厚,舶来的洋节风味十足。你有着怎样的过节经历?你对过节有哪些思考?……
请结合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遗失拥有
写完作业,我喜欢翻阅令人高山仰止的唐诗宋词,喜欢捧起《红楼梦》揣摩一下曹雪芹鬼斧神工的修辞。
  我苦练书法八年,平日也欣赏一些名家表帖,然而,一看到那只能让我望洋兴叹的魏碑隶书,我沾沾自喜的心便瞬间冷却。因为,对于先辈创造的伟大奇迹,我只能瞻仰、崇拜,我甚至根本不具备与他们对话的能力。
 ?我是一个中国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十五年,无时不为中国五千年文化凝聚的精华而自豪。
  而如今,我却迷惘了。2005年,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成功申请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张历史题写的问卷。在这张问卷上,很多中国人的答案是:国人不好好过,传统节日给了别人也没有什么。传统节日,我们的祖先以竹比喻过日子,平常的日子便如竹筒,一滑而过,而节日即是竹节,在节日的怀抱中,放松些精神,恢复些力气,精心地过这一天,感谢这一天,感谢生活,感谢生命。而如今,日历被反反复复的七日囚牢般地束缚着,以前曾经深入寻常百姓家的节日便逐渐流失。花朝节、晒衣节……这些其乐融融的节日,似乎只能在古籍中苦苦寻觅,只能在老者的脑海中渐渐沉寂。在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节日是一条重要的支流,而如今,无数支流已被现代人遗忘,被人内心的欲望分割得支离破碎。有情人眼中的花好月圆,被膨胀的物质暴力所取代,那样的有情人心中还存留几丝真挚,几丝痴迷?林语堂先生似乎说过,中国的文字时代已伴随着鲁迅等“最后”一攒文人的逝去而逝去。如今,一大批学子,为了能写出一篇美文,甚或一二佳句而绞尽脑汁,却不知华美藻饰背后的干枯与无力。可怜,可惜,那出口成章能诵能吟的文化王朝已经过去,倾情于鸟鸣山乐的悠然之气渐渐消逝于金河银海。是的,先人用五千年的智慧与汗水凝聚成瑰丽的民族文化宝石,为我们构建了仰望自然、仰望生命的至高起点。而如今璀璨的宝石被金币砸得斑斑驳驳。那起点,足否已是我们的终点?
  传统节日丢了也没什么,有人说。我只想问问:当所有的所有都被我们遗失之后我们还拥有什么?


本题解析:这个话题是有极强的时代意义。我们不妨将这一话题变成一个问题:我们如何面对正在失去的传统文化?这样就比较容易把握了。面对央视以“百家讲坛”如此大的阵容来推广传播中国的经典文化,面对中华传统的节日的失色,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的争论,我们不能不想到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也不能不思考:我们民族的根又在哪里?
  写成议论文比较容易把握,可立论,可驳论;可纵横古今中外,亦可单单针对当今社会现象褒贬。写其他文体则应写过节的经历为佳。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托斯卡尼尼是举世闻名的指挥家。他到过很多地方,指挥过无数乐团,也见过无数达官显贵。80岁时,儿子好奇地问他:“您觉得您一生做过最重要的事是什么?”托斯卡尼尼回答说:“我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我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不管是指挥一个交响乐团,或是剥一个橘子。”
是的,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即使是在剥一个橘子。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参考答案:
【习作例文】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陈寅恪先生作为中国近、当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晚年用了10年的时间写出了一部《柳如是别转》。柳如是是明末清初之名妓。为一妓女作传,旁人不以为然,陈先生却强调这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陈先生为何如此看重这部书?我想,陈先生在用自己的努力向那个年代,文革的年代中的所有知识份子发出了一个质问---什么是文人的价值?什么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这个问题,杜甫给过我们答案——以天下为己任。杜甫一生困苦,却从未忘记天下的生民百姓。对于文人来说,这便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当屋檐上的茅草为秋风所掳,杜甫心中想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便是一个文人的价值,杜甫只凭此一句,就足以在浩浩荡荡的中华文明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烙印。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普世关怀,才是文人最珍贵的价值,才是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这是一种崇高的理想,北宋大儒张载曾经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文人最高的价值追求。然而,历史上也不乏有许多人没以此为一生的追求,在他们心中,有些事显然更加重要。
“扬州十日”的故事在每个熟知它的人的心中都有巨大的影响。十日之内,八十万扬州百姓死与清军刀下。诚然,多铎要为此付最大的责任。然而,史可法是否就全然没有关系?恐怕不然。扬州围城,多铎给了史可法6天时间考虑。如果明知打不过,何必要让八十万生灵涂炭?如若投降,则可避免一场大难。可叹的是,八十万扬州百姓的生命在史可法眼中远没有所谓的“气节”重要。六天内,他写了5封遗书,用尽各种手法见证着自己“伟大的死亡”。什么是史可法心中最重要的事?我想,绝不是扬州八十万百姓的生命,在他眼中,所谓的气节更加重要,可是,这个世界上是否真的有哪一种意识形态值得用80万百姓去陪葬呢?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知识青年,我们需要思考,我们的价值在哪里?什么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这决定着我们的人生轨迹,更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前途。在此,引用林毅夫教授的一席话,聊表寸心。
今天,我们从这里出发,让我们以110年中国知识份子以及五千年来中国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普世关怀作为我们人生的追求。
……
只要天下还有饥饿的人,就像是我们在饥饿。
只要天下还有贫穷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贫穷。
只要天下还有苦难的人,就是我们自己的苦难。
这,是中国士人的胸怀,也是中国士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构思前应仔细预读材料,弄懂材料所蕴涵的道理。题中材料文字不多,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现在做的事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也就是说,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把当前自己所干的事做好。作文的立意就可据此思考。可以是干好当前的每一件事,也可以是当前的事无论大小都是最重要的,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著名学者、古文字学家、东方学家及翻译家季羡林先生说:“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的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作文(60分)
29.以“——我的精神空间”为副标题,自拟正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主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且文体特征鲜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参考答案:
何处惹尘埃
——我的精神空间
走出爱与恨的房间,走出情与愁的世界,没有一切的牵绊,在这个世界,我将快乐似神仙。 ——题记
当花瓣离开花朵,那是春落泪了吗?但有暗香残留,对着微风我畅然一笑。
掬一把落红,不是黛玉掬起的那把蓝色相思,而是笑看风比路人忙,送走落红匆匆,是风送落红吗?还是嫣香落后无媒嫁与春风?想是嫁与春风了。可黛玉落泪了!红消香断谁去怜惜?李清照是否该叹“绿肥红瘦”了?而我却默然一笑,回首面对春风。
情亦好,愁亦好,爱亦好,恨亦好,都融化着尘世痛苦的影,你看长须飘飘的老者在梧桐树下把沧桑话尽,古今由来同一梦,今人又何曾梦觉,悲欢离合,爱恨情仇长与世人周旋,使人们的心历尽了沧桑。是啊,人到底忘却不了,经营一生到底逃不出牵绊。看杜甫为国而愁,所以花溅泪,鸟惊心;陆游为情而愁,所以说酒是治愁药;多少人又在为机关算尽而愁啊!
看世事一场大梦而已,人生又有几度秋凉,时光易把人抛啊!才红了樱桃却又绿了芭蕉,石火光中的此生,谁不为名利爱恨所绕了呢? 看一江水,悠悠向东流,站在高处,看着世间的恩怨消长谁定? 撒一抔黄土,随风散落,金也空,银也空,死后又何曾握手中;权也空,名也空,转眼荒郊一土封。何必计较太多啊!到最后只剩一幅骨架陪黄土。
站在岸边看花瓣零落,我无愁。
看那江静了水安流;看那细雨中的双飞燕带来了问候;看飞花轻似梦,看流水柔似绸,落叶无可对秋笑,落花想必无春愁,脱离牵绊我无欲亦无求,只渴望踏落叶赏落红,笑看一江春水向东流。 掬一把落红,不是黛玉掬起的那把蓝色相思,而是笑闻飘落后的暗香残留。 撒一把落红,不是李清照说的红瘦,而是笑看春风忙得乐悠悠。
我站在我无忧的世界逍遥无愁。


本题解析:精神是食粮,精神是生命之柱,精神是思想,精神是灵魂,精神是智慧……现实生活中,需要学生对此进行思考。“精神空间”是指除物质外的一切意识,包括心思、心理、思想、理想、追求、行为等。在立意时既可正面写,也可反面直击渺小自私的心思,自暴狭隘的心胸,矫正自己低俗的思想、行为等,还可以自我解剖其他的意识,把自己的悔悟等写出来。
这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副题,“我的”不仅限定“空间”的范围,还暗示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真情实感不一定完全是自己亲身经历或做过的事情,但必须是自己的思想意识,自己真挚的理解和领悟,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套话,甚至空话、佳话……)。写作时,不求面面俱到,只求集中、明确,写深写透,让读者动心。
写作此题:一是体现“自我”,强化“自我”,不能写成“我们”“他们”或“大家”的精神空间;二是有梯度和立体感,力求做到对自己所表达的思想、认识等进行拓展、引申和升华;三是善于提炼,摄取精华,把思想蕴藏到具体的事物之中,再将其外化出来,使内涵有所依附;四是注重详略得当,选取典型的整合或思想精髓、独特见解、深切感悟来写作,力求以小见大;五是渲染和铺垫适当得体,入题要快,避免平铺直叙,注重抒情性的议论和议论性的抒情;六是文章搭起架子 后要进行修饰,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大角度切入,写出是“怎样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从何而来”,或“对‘我’有怎样的影响”;七是这篇文章不是对自己走过的路途的简单回顾,而是一种精神的沉淀和思索;八是要避免大众化、平述化,切忌空洞的说教;九是要正确使用正副标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文革”的浩劫中,有一位老音乐家被下放到农村,他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竞没有想象中的憔悴衰老。人们问他其中的奥妙,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而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在“文革”初期便自杀了。身处在音乐的象牙塔中,当风暴袭来,心中神圣美好的东西被践踏时,她选择了用死亡来抗争。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