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8-06 06:07:2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小题1:诗的第一联描写了什么内容?“频”字有何妙用?(5分)
小题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尾联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6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
题元十八①溪居
白居易
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
晚叶尚开红踯躅②,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香饭细酒香浓。
  [注]①元十八: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隐于庐山五老峰下。②踯躅:杜鹃花的别称。
1.诗的前两联描写了哪些景物?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影落杯中五老峰”中的“落”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文学文化常识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_________、《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2)中国戏剧家_________的《雷雨》、《日出》、《原野》被称为“生命三部曲”。
(3)就编写体例而言,《左传》为_________体史书,《战国策》为_________体史书。
(4)司马迁的《史记》和_________的《汉书》为_________体史书。《史记》为通史,《汉书》为断代史。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眼儿媚?【宋】石孝友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①,数竿修竹②,数叶芭蕉。
注:①萱草”又名“谖草”,古人以为此草可以忘忧。②杜甫《佳人》诗中有“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之句。
小题1:本词上片诗人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简要分析。(3分)
小题2:结处三句 ,“萱草”“修竹”“芭蕉”,一句一景,而含不尽之意,试简要分析。(4分)



5、单选题  下列古诗依次吟咏的是哪种花,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
①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②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
③不是人间变,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④翠盖亭亭好护持,一枝艳影照清漪。鸳鸯家在烟波里,曾见田田最小时。
A、①梅花 ②菊花 ③荷花 ④桂花
B、①菊花 ②梅花 ③桂花 ④荷花
C、①桂花 ②梅花 ③菊花 ④荷花
D、①菊花 ②荷花 ③桂花 ④梅花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