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二)
2017-08-06 06:10:2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日常生活中常见到以“人体部分”为喻的词语,取义各不相同,使用恰当可以增加表达的情趣。请参照下面提供的示例,再仿写一个句子(不能用“眉睫”)。
  (示例)期末考试已经迫在“眉睫”。句中的“眉睫”,取眉毛和睫毛距离眼睛极近之义,形容事情已经到了极紧急的关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
(1)儿子是妈妈的“心肝”。句中的“心肝”,取心肝是身体极重要的器官之义,比喻儿子是妈妈最亲近、最疼爱的人。
(2)到现在,事情总算有点“眉目”了。句中的“眉目”,取眉目是人体头部最上面之义,比喻事情开始有头绪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什么果子?没见过。咬一口,索然无味,扔掉了也毫不可惜。
B.恰恰相反,愈是渴求信仰的灵魂愈是难以自信,而要在信仰业已沦丧的时代人工培植宗教更是纸上谈兵。
C.养不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即使是用生花妙笔,也不能做到文面整洁。
D.自入校以来,我和李明同学就是同桌,彼此之间情投意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心意相合。使用正确。A索然无味:形容文章的内容空洞,文字枯燥。对象有误。B纸上谈兵:喻不联系实际空发议论,此处应用“谈何容易”。C生花妙笔: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注:图片上的文字依次为:牛肉膏、瘦肉精、回炉面包、染色馒头、监、管)
(1)这幅漫画反映了当前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改变这一现状有哪些好的建议?(至少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食品安全问题频出。②监管严重滞后。
(2)“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对于课文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是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该句采用对比论证,突出了马克思剩余价值的发现的重大意义。
B.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说明鲁侍萍认识程度低下,没有认识到偶然中包含着必然,对自己悲惨命运的根源缺乏认识。
C.对西班牙斗士的打击向来不在意的阿斯杜公牛,却被狗和抢刺激怒了。——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加西莫多虽然能够承受笞刑的痛苦,却被群众的辱骂激怒了。
D.我从来不干涉这里的作业过程.——言下之意是对犹太人的屠杀完全是按照德国纳粹的要求进行的,你别想从我这里钻空子把犹太人带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应从鲁侍萍悲愤的情绪角度分析。课内句子学习时要重视落实,只有读透,才能应对自如。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运用下列词语,以“青春”为话题,扩写一段话,至少运用两种修辞,不少于40字。(6分)
青春  阳光  路
答:                                                  


参考答案:略。话题、修辞、表达各2分


本题解析:仿写题要注意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