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作文(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德国著名生理学家隆涅在92岁时,获得了国家颁发的荣誉奖章。在颁奖大会上,他发表了一个极漂亮的演说:“我发现,出席今天会议的人都希望永远年轻,既然如此,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节省自己的精力,使自己延缓衰老,青春永驻,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科学上取得更多的成就。而我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皱一下眉头需要牵动30块肌肉,但笑一下则只需牵动13块肌肉,可见笑一下所消耗的能量要比皱一下眉头省得多。再说,皱眉头是在紧缩肌肉,而笑在舒展肌肉,两者的功能是如此不同,既然如此,我亲爱的同行,笑吧!”
笑,是人的生理本能,“笑对”则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胸襟气度,是一种对既定现实或顺境或逆境的超越性反思,是一种为寻求某种目标面对现实采取的人生策略。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种情景的出现,你是怎样选择“笑对”的 ,你对这种选择有什么评价?请以“笑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或发表见解,或抒情,或编写故事。
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根据下面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有个宋国人,拿一块玉来献给司城子罕,子罕不接受。献玉者说:“我给玉工看过,玉工说是宝物,我才敢献给你。”子罕说:“我把不贪当宝,而你则把玉当宝。如果你把它给了我,那么我俩都丢掉了自己的宝,不如各自拥有自己的宝吧。”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的美常常表现在那灵动的一瞬间。一个表情、一个举动、一个小小的生活场景,甚至一声鸟鸣、一片云彩、一丛风中的芦苇,都会具有动人心魄、令人回味的美。
请以“美的瞬间”为话题,写一个令人感动的瞬间。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蛹看着美丽的蝴蝶在花从中飞舞,非常羡慕,就问:“我能不能像你一样在阳光下自由的飞翔?”
蝴蝶告诉它:“第一,你必须渴望飞翔;第二,你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非常温暖的巢穴的勇气。”
蛹就问蝶:“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死亡?”
蝶告诉它:“从蛹的意义上说,你已经死亡了;从蝴蝶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又获得了新生。”
注意:全面理解材料,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范围。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优秀习作
自由源于一番挣扎
现实生活中,我们太习惯于在自己的圈子里像机器般运转、劳作。偶尔驻足,看着圈外的风景,我们多么渴望突破自己的圈圈,去吮吸自己的气息。然而,事实将我们拉了回来。说来也是,安逸的环境,何故要去打破呢?
可是,蝴蝶对蛹说:“如果要像我一样在阳光下自由飞翔,第一,你必须渴望飞翔;第二,你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非常温暖的巢穴的勇气。”蝶的话真是一语中的。那么,渴望自由的我们,是否已做好了打破耳边的聒噪的准备,是否有放弃安逸舒适的环境的勇气呢?
事实上,我们在自由面前,并没有轻易地去放弃安逸的勇气。我们太习惯于反反复复的生活,老祖宗安身立命的警戒根深蒂固,仿佛谁有了一个争取自由的举动,谁便成了众矢之的。所以,翻开历史,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私奔显得那么异类,李白的纵情恣肆显得那么与世格格不入。究其根源,我们被习惯束缚得太死,我们甚至不敢往自由的方向去迈一小步,尽管偶尔想想,但又很快地被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拉了回来。可是,难道人们就没有意识到,蝴蝶能重获新生,成就了蝴蝶翩翩起舞的美,不是因为有破茧成蝶的痛苦吗?
其实,总会有人意识到的,只是一想到痛苦的过程,迷茫的前程,多数人还是不敢冒这个险。原因很简单,求舒适是也!这种人,自然是不配以自由为幌子在这个世界上行走的。陶渊明对这种人必是深恶痛绝。纵然给他多大的官,多少的钱,他也未必有兴趣。对于他来说,最完美的生存状态莫过于“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这就是他渴望的自由。在他看来,官场如樊笼,只要能让池鱼重返故渊,即使让他放弃一切,他也在所不惜。然而,来到现代,却有许多人耻笑陶渊明的不合时宜,认为他是无用于世俗,便作退避之状。诚然,陶潜是在隐避,然而他是为自由而隐,田园便是他的自由。相反,那些讽刺陶潜的人呢?安于现状,满足于现实,为安逸而不惜一切,只求在世俗生活中作乐虚度。他们以为自由便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但是,他们或许忘了,不是他们迷失了自由,而是自由抛弃了他们。真正的自由,本应是经历一番苦痛的珍藏,岂能容这等人来亵渎?
想要拥有自由,就要敢于突破常规,就要拥有打破舒适生活的勇气。只有这样,自由才能真正发挥它的功用,成就我们的心灵自由飞翔的梦想!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寓言类材料作文,理解寓意是准确审题立意的关键。蝶的回答体现了寓意,我们的着眼点可以放在蝴蝶的回答上。
“必须渴望飞翔”,才能真正飞翔--志存高远,才能达到生命的至高境界。
“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非常温暖的巢穴的勇气”--具有放弃现有的安逸舒适生活的勇气,历经磨难,才能达到生命的至高境界。
“从蛹的意义上说,你已经死亡了;从蝴蝶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又获得了新生”--获得全新的生命体验,得到生命的飞升,就必须付出代价。勇于打破原来赖以生存的模式、制度、习惯,才能获得新生,实现质的飞跃。
综合上述要点,这段寓言材料的主旨可以归纳为:志存高远,勇于摆脱旧束缚,勇于牺牲,付出代价,才能达到生命的最高境界。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春耕时节,连续下了几天雨。在田梗边一个年轻人遇到了一位种树秧的老农。
年轻人说:“有这样充足的雨水,树木一定能长好。”
谁知老农的见解却是:“不对!不要以为现在像是风调雨顺,但这只会使树的根长在表土上,大风一刮它们就会立刻倒下。”
年轻人有些震惊。
老农继续道:“相反,如果现在天气有些干旱,树就会将根扎到泥土深处去吸收水分和养料。这样,即使将来的风再大,天再旱,它们也照样能够活下去。”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