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8-06 06:38:4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下面各句中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A.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我克制忍耐,苟且活下来,被关在污秽的牢房里而不肯去死的原因,是遗憾自己的心愿尚未实现,如果平平庸庸地死了,那我的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显露了。 B.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自古以来,富贵却姓名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尽,只有那些卓越不凡而非常优秀的人才能被后世称颂。 C.《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圣贤抒发内心愤懑而创作的。这些人都是心情郁结,不能实行其理想,所以追述往事,启发后人。 D.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现”)。
| 就隐退而著书立说来抒发内心的怨愤,希望流传文章来使自己显名于后世。
2、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用法分组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①雨泽下注 ②垣墙周庭 ③亦遂增胜 ④乳二世 ⑤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⑥范增数目项王 ⑦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⑧欲穷其林 A.①②/③⑧/④⑤/⑥/⑦? B.①⑤/②④⑥/③/⑦/⑧ C.①⑥/②④⑦/③/⑤/⑧? D.①②④⑤⑥⑦/③/⑧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22分。 尧君素,魏郡汤阴人也。炀帝为晋王时,君素为左右。帝嗣位,累迁鹰扬郎将。大业末,从骁卫大将军屈突通拒义师于河东。俄而通引兵南遁,署君素领河东通守。义师遣将吕绍宗、韦义节等攻之不克。及通军败,至城下呼之。君素见通,歔欷流涕,悲不自胜,左右皆哽咽。通亦泣下沾襟,因说君素早降以取富贵。君素以名义责之曰:“公纵不能远惭主上,公所乘马,即代王所赐也,公何面目乘之哉!”通曰:“吁!君素!我力屈而来。”君素曰:“方今力犹未屈,,何用多言!”通惭而退。时围甚急,行李断绝。君素乃为木鹅,置表于颈,具论事势,浮之黄河,沿流而下。河阳守者得之,达于东都。越王侗见而叹息,乃承制拜君素为金紫光禄大夫,密遣行人劳之。监门直阁庞玉、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前后自东都归义,俱造城下,为陈利害。朝廷又赐金券,待以不死。君素卒无降心。其妻又至城下,谓曰:“隋室已亡,何苦取祸?”君素曰:“天下事非妇人所知。”引弓射之,应弦而倒。君素亦知事必不济,每言及隋国,未尝不歔欷。常谓将士曰:“吾是藩邸旧臣,至于大义,不得不死。今谷支数年,食尽,足知天下之事。必隋室倾败,天命有归,吾当断头以付诸君。”后颇得江都倾覆消息又粮尽男女相食众心离骇白虹降于府门兵器之端夜皆光见月余君素为左右所害。 (《北史·尧君素传》)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君素以名义责之曰 名义:名号 B.时围甚急,行李断绝行李:使者 C.密遣行人劳之劳:使……劳累 D.君素亦知事必不济济:救济
|
小题2:下列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因说君素早降
以取富贵朝廷又赐金券,待
以不死
B.我力屈
而来 通惭
而退
C.君素
乃为木鹅
乃承制拜君素为金紫光禄大夫
D.天下事非妇人
所知君素为左右
所害
小题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尧君素“节义”的一组是(? )
①炀帝为晋王时,君素为左右?②君素以名义责之?③越王侗见而叹息?④君素卒无降心?⑤引弓射之,应弦而倒?⑥吾是藩邸旧臣,至于大义,不得不死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尧君素心念旧情,见到兵败而来的屈突通,哽咽流泪,悲伤得不能自控;但又能不为旧情所羁,严历责问屈突通背叛主上的言行。
B.尧君素在城池岌岌可危之时,机智地将请求增援的奏章放入自制的木鹅中传出城去,越王侗见到奏章之后立即向他秘密派军增援。
C.面对旧幕僚的劝降,新朝廷的安抚,尧君素守节不移;妻子到城下劝降,他不但不为之所动,反而拉弓射死了她,足见其意志坚决。
D.尧君素心知守城必败,但对隋仍心存侥幸,所以他常对将士说,城中的粮食吃光,天下之事就定局了,如果隋朝灭亡,那是天意。
小题5: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后 颇 得 江 都 倾 覆 消 息 又 粮 尽 男 女 相 食 众 心 离 骇 白 虹 降 于 府 门兵 器 之 端 夜 皆 光 见 月 余 君 素 为 左 右 所 害
小题6:将文言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大业末,从骁卫大将军屈突通拒义师于河东。(3分)
②公纵不能远惭主上,公所乘马,即代王所赐也,公何面目乘之哉!(3分)
4、单选题 作者认为得“非常之观”要有几个条件,符合文意的一组是(?)?
A.两个:有志,不随以止
B.三个:有志,有力,有物相之
C.四个:力,志,物,不随以怠
D.五个,志,力,物,已不悔,人不讥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棘刺⑴雕猴
卫人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⑵。王曰:“吾试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⑶日出,视之晏⑷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郑有台下⑸之冶者⑹,谓燕王曰:“臣为削者⑺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⑼棘刺之端。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谓卫人曰:“客为棘刺之?”曰:“以削。”王曰:“吾欲观见之。”客曰:“臣请之舍⑽取之。”因逃。
(选自《韩非子⑾·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⑴棘刺:一种丛生的小枣树,枝有刺。母猴:即沐猴,又称猕猴,猴的一种。⑵五乘之奉:乘:方圆六里为一乘。韩非这里所说的“乘”,表示六里见方的土地上所上缴的赋税,它是用来作为官员的俸禄的。“五乘之奉”即用五乘之地的税收作为俸禄。“奉”通“俸”,俸禄。⑶霁(jì):雨停天晴。⑷晏:天晴无云。⑸台下:与版本二中的“右御”相应,当时朝廷直属的官署名。另:“大赛”版本理解为:郑国的地名。⑹冶者:冶工,铁匠。⑺为削者:做刻刀的人。⑻以削削之:用刻刀来刻削它。⑼治:指雕刻。⑽之舍:到住处去。
⑾韩非(前280—前233):战国末期法家法家的集大成者,出身韩国贵族,与李斯同是荀况的学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依据法令进行治理。其思想和主张为秦始皇所采纳,对秦统一六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起了重大作用,著有《韩非子》。《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又名《韩子》,韩非子第一个有意识有系统地收集、整理、创作寓言,并将它们分门别类的编辑起来,《储说》、《说林》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韩非子》不仅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一朵奇葩,而且也是一部立论鲜明、论谈犀利、文势充沛、气势磅礴的散文杰作。尤其是其中的寓言故事不仅数量多,而且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许多寓言故事一直流传至今,成为我国文学创作史上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寓言“棘刺母猴”中的卫国的骗子抓住燕王爱好细小巧妙的玩物的特点,哄骗燕王说他可以在酸枣树上的刺的尖上刻上沐猴,得到燕王信任并享受高官厚禄,弥天大谎被铁匠识破。寓言告诉人们,不管骗子如何花言巧语,施展骗术,只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就会发现骗术终有破绽,只要细加分析和追究,一切黑嘴谎言都将原形毕露。
小题1:下面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养之以五乘之奉
B.诸微物必以削削之
C.王试观客之削
D.人主欲观之
小题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燕王说之
(2)雨霁日出
(3)难以治棘刺之端
小题3:把下面句子中的“削”字,按照用法分类。
臣为削①者也。诸微物必以削②削③之,而所削④必大于削⑤。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
(2)臣请之舍取之。
小题5:文中的燕王是个怎样的人?试做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