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06 06:39:5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在十一届人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未来五年发展规划,为我国经济的繁荣            出更加美好的发展远景。
②美元贬值、世界农产品价格攀升、国际油价不断上涨,是世界各国需共同应对的问题,而有些国家却将其            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是毫无道理的。
③在达赖集团的            下,许多不明真相的藏族同胞参与了“3?14”拉萨打了砸抢事件,这部分人只要认识了错误并主动投案自首,政府将宽大处理。
A.勾勒归罪支使
B.勾画归咎支使
C.勾勒归咎唆使
D.勾画归罪唆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勾画:勾勒描绘;用简短的文字描写。勾勒:用简单的笔墨描写事物的大致情况。②归咎:追究出现错误、问题的责任。归罪:追究过去、过失应由谁负责。“归咎”语意比“归罪”轻,符合此处语境。③唆使:指使或挑动别人去做坏事。支使:命令人做事。唆使主要针对不明真相群众)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最近热映的电影《白鹿原》,角色有血有肉,个性鲜明,连配角也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B.美国各地最近出现多起野鸟及河鱼集体暴毙事件,相映成趣的是在台湾省的台中县也发现有100多只野鸟暴毙,原因正在调查中。
C.欧盟内部发展不平衡,南方国家像希腊、葡萄牙,由于缺乏改革动力,经济问题积重难返,财政窟窿越来越大。
D.我最讨厌那些背后搬弄口舌、周而不比的小人,每有所遇,则避之如水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用来形容电影人物角色不妥。B.相映成趣:互相衬托显得很有意趣。“野鸟及河鱼集体暴毙”并不是一件有趣的事。不合语境,可改为“无独有偶”。C.积重难返:指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多指不好的民俗、恶习、弊端发展到了难以革除的地步。D.周而不比:关系密切,但不勾结。指与众相合,但不做坏事。此处感情色彩不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坍圮(tān) 熨帖(yù)猝然(cù)亘古不变(gèng)(gèn)
B 隽永(jùn)(juàn)倔强(juè)(jué)嘈杂(cáo)假期(jià)
C恪守(hè)(kè)独处(chǔ)教诲(huì)捋胡须(luō)(lǚ)
D 焦灼(zhuó)荒芜(wú)剥蚀(bō)宿命(sù)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亘古不变(gèng)(gèn)隽永(jùn)(juàn)倔强(juè)(jué)
恪守(hè)(kè)捋胡须(luō)(lǚ)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师不必贤于弟子
A.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例句与C项为状语后置,A.判断句;B.定语后置句;D.宾语前置句。对于特殊句式,平时复习要学分归类。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要辞职的消息在公司内部不胫而走,大家不禁对此议论纷纷。
B.园丁康居工程这一好消息传出之后,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
C.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条理不清,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D.这六位老人,年纪最小的也已82岁,都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兵。如今,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们都还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回忆起当年,感慨万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从褒贬误用、望文生义、对象误用的角度考查成语的运用。B项,“弹冠相庆”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于贬义。后指坏人得意的样子。此处是褒贬误用。C项“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此处是望文生义。D项“古稀之年”指七十岁,此处是对象用错。
点评:对于成语或熟语题型,考查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设置考点: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词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