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06 06:53:2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晨光之熹微(痛恨)
B.三径荒,松菊犹存(近于)
C.时首而遐观(抬头)
D.云无心以出(泛指山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恨:遗憾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蔡京以官僚之旧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推讲而力行之耳
连衡而斗诸侯
C.不见卿久,今日乃闻嘉言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以疾卒,年七十九

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A项中的两个“之”字均为“助词”,不译,但用法不同。“官僚之旧”的“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而“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的“之”,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中的“而”,都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作“并且”讲或不译。但并非课内常见的很明显的以连词连接两个连续动作的承接关系用法,“推讲而力行之了”容易误释为并列关系,而“外连衡而斗诸侯”容易误释为目的关系。C项中的“乃”,都是副词,可译为“才”。D项中的“以”,都是介词,表示原因,作“因为”或“由于”讲。本题中每组句子均有一个是课本中的,可据此比较推断其异同,这样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了。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抑本其成败之迹(抑制)且相如素贱人(卑贱的人)下临深潭(靠近)
B.此其为餍足之道也(方法)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忧伤的样子)吾妻来归(回来)
C.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比较)比去,以手阖门(等到)渠会永无缘(他)
D.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给与)却(退却)坐促弦弦转急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 B.吾妻来归(回娘家)D.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不含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分)
A.沛公欲王关中
B.其后名之曰褒禅
C.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D.有泉侧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作动词,称王)B.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作动词,命名)D.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从侧面)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几项职工福利待遇,是全厂职工代表大会 的,任何人无权随意改动。
?②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学习的 ,而是要在新的条件下继续深入地学习。
?③学生激情满怀,展望新的生活 。
?
A.审定 终止 历程
B.审定 终止 里程
?
C.审订 中止 里程
D.审订 中止 历程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审定:审查决定,如:审定计划;审订:审阅修订,如:审定书稿。中止:做事中途停止;终止:结束,停止,如: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止,学习是无止境的。历程:指经历的过程,用在表示过去的句子中。如:回顾几十年的战斗历程,他感慨万千。里程:指具体的路程,还指发展的过程,用在表示将来的句子中或用在时间明确的句子中,如:新的里程,革命的里程。)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