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李嘉诚曾说,最幸福的事,是老两口开一家小店,打烊后在灯下一起数钱。
托尔斯泰则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
这些物质和精神的富有者为我们指出了人生真正的幸福之道。
请以“幸福之道”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②充分调动多种表达方式,做到内容充实具体。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材料分析】衡量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杆,是幸福感;衡量城市品位的一个重要标杆,是幸福指数。应该说,“幸福”是当今社会一个热点词汇,也是一个让当代人内心最纠结的词汇。而“幸福之道”这一文题较之“幸福”,多出了一个“道”字,这就要求我们在对蕴涵质感和情感的生活的感受中,“悟”出获取或生成“幸福”的方法、路径。
这一文题对我们的感悟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我们必须“缘事生理”,要透过“件件事”、“丝丝情”,生发出“点点理”。这个“理”,不是“公理”,而是“属于我自己的理”;不是“大道理”,而是“‘于我心有戚戚焉’的理”;也不是“常理”,而是“谁都能感受得到,但谁又没有说出来的理”。应该说,本文写作的高度、深度和亮度都聚焦在这个“理”上,它需要我们去静心揣摩、仔细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这个“理”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示例一:幸福之道
幸福,是心灵像清泉一般无痕,是欲望如雨后晴空一样洁净。
随着金色的九月拉开序幕,神秘的高中生活终于揭开了面纱。在这收获的季节,我们却早早贮藏起那曾经沉甸甸的果实,又踏上了风雨叠加的征途。
早耳闻魔鬼高中,如今亲身体验,方知现实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天,素未谋面的概念、试题、句法排山倒海汹汹而来。日出而起,月升未归,灯火通明的校园是夜晚一道亮丽却紧张的风景线。我们不时紧皱眉头,不时唉声叹气,实在难以想象自己是如何完成这一狼狈的跨越的……
买资料是任务之一。开学初的书店才真正像个书店,门庭一扫往日的萧条冷落,红红火火的涌满了学子。这为我的行动设置了很大障碍,尽管有些书远在天涯,近在身后,我却不得不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间左闪右挡,最后还要镇定地保持原本的路线。几本资料买下来,我已是心力交瘁,细汗微渗。也许是上天犹怜,我就在不用挪动的侧前方瞥见了目标。再等我定睛细瞧,哪知已是“名书有主”。一个文弱的身上有股淡淡的书香气息的男孩正颔首沉思,竹节般清秀的指节轻敲在泛光的书页上,他似乎在推敲这本资料。空气仿佛瞬间凝结,我微微前倾,在一旁暗暗揣测他会不会买。天地间,万物竞相褪色,唯有同样纹风不动的他落在我的眼里。时间在静静流淌着,我叹了口气,退出了这场耐力赛。此时,书店里的人也疏朗了许多,我终于有了游荡的空间来找其他资料。
不知过了多久,收获颇丰的我又转到了那个男孩的附近,他居然还在读那本资料,我真庆幸之前做出的明智选择。可他此时却做了一件令人费解的事,他缓缓合上资料,原封不动地把它插回原位,然后径自走出了书店,我循着他的路径,在门口止步,目送他远去。一道背影被黑夜吞噬,唯留一团迷雾,他是我见过的最奇怪的人了。看见我扑朔迷离的目光,店主望向夜空,悠悠道明原委:“穷啊,买不起资料,他每天都来读看资料,我们看他家境这么困难……”此时,唯有“买不起”这三个字,在我耳畔重重回响。求学的艰难,家庭的拮据,渴望的心情……一般场景、万般情结涌上心头。
只是一阵寻常的风拂来,我的每一寸肌肤却异常地战栗,是我的心在变冷。那淡淡的书香气息就在一瞬间升华为永不散去的记忆标签。
我默默地买下了那本资料,并在扉页上写下了自己的心迹:欲望是道坎,幸福是泓水。坎高了,水就被挡在外;坎低了,水就会漫进来。
示例二:幸福之道
每天,人们总是不知疲倦地忙碌着,奋斗在自己生活的小天地里,他们干着各不相同的事,却在为同一个目标——幸福——而努力。
幸福是什么呢?皱着眉头深思了好久都没有答案,突然,脑海中闪现出一张笑脸,顿时有了幸福的概念。
还记得五年级时,我家搬到了一个新建的小区,那时,小区里的住户还很少,好像只有五户,住了几天,邻居都已熟识了,整天来我家串门,我惊奇地发现有一户人家总是门扉紧闭,我的心中产生了莫名的好奇。
从邻居口中得知,那户人家是两个年迈的老人,性格很怪。
我鼓起勇气去敲门,开门的是一位白发的老爷爷,他的面部很僵硬,几乎没什么表情。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频繁地去他家,两位老人似乎不讨厌我,但也不跟我交谈,只是默默地做着事。老爷爷每天都在雕刻着,他的手很巧,刻出来的人物栩栩如生,老奶奶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时不时地递上一杯水或是一条毛巾。
过了好久,我们终于熟识了,他们也不再把我当陌生人。
有一天,在陪老奶奶闲聊时,她告诉我,老爷爷已经雕刻了三十年。当他还年轻时,唯一的梦想就是当一个雕刻艺术家,由于家人的反对,爷爷独自一人离开了家乡,在外流浪时认识了老奶奶,她欣赏他锲而不舍的精神,于是,她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一贫如洗的他。
奶奶很喜欢孩子,可是她知道,老爷爷在雕刻时讨厌声响,所以,她打消了念头,决定不生孩子。
他们几十年来都过着贫穷却快乐、充足的日子。每天,他雕刻,她坐在旁边安静地看着,没有任何交谈。我问:“你不觉得厌烦吗?”她笑着说:“世上还有什么比看着自己心爱的人做他心爱的事更幸福的呢?”
弹指一瞬,我已是一个初中生了,很少再有机会去看他们。在一个星期六的早晨,我敲开了他们家的门。进屋后却怎么也找不到老奶奶的身影,原本堆放在家中的木雕也不见了踪影,我着急地问老爷爷发生了什么事,他把头别到一边,轻轻地说:“她走了,我把木雕都烧了陪伴她。”我清楚地看见他的眼角有泪水在涌动。
他不再理我,只是继续刻着手中的东西,我一眼便认出他刻的是那个往昔默默陪伴他的人。如今,他的家中又堆满了木雕,只是每一个木雕都刻的是同一个人。
假期里,我去看他,他在阳光下面带微笑地雕刻着,我想,他的幸福之道就是用自己心爱的手艺雕刻自己心中深爱的人。
点评:本作文指向性明显,审题难度不大。但是要通过论证,提出自己对于“幸福之道”的更深的见解或者通过叙述展示“幸福之道”的整个过程,并不容易。大部分文章会失之空泛。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8年春晚之后,盲人歌手杨光这个名字已家喻户晓。他的身世颇多曲折,8个月时就因病失去了光明。但他一直在用心去感受阳光,触摸这个世界,虽然他的眼前一片漆黑,但他的心中却拥有灿烂的阳光。他一直在用阳光般的心态去追梦。他说:“我成功的标准就是把快乐、温暖传递给我的观众。谁又能说我不是真的阳光呢?”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拥有心灵的阳光
一考生
大自然中的阳光驱散世界的黑暗与寒冷,给人间带来光明和温暖。无论是希腊人对阿波罗的景仰还是中国神话中“夸父逐日”的神话,都体现出人们对于阳光的感激与崇敬。自然界不能没有阳光,否则万物无法生长;人类社会同样不能没有阳光,否则心灵只能在晦暗中消亡。所以每个人都要拥有阳光,像歌手杨光那样“用阳光般的心态去追梦”。
拥有阳光,就是要拥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与激昂。
法国总统萨科奇小时家境贫寒,经常受同龄孩子的嘲弄与讥讽。有一天,他骑自行车穿梭于树林间,被邻家的富裕子弟拦住,一把拽过自行车摔在地上,说:“像你这种穷鬼,哪配骑自行车?”说罢,狂笑着离开。萨科奇并没有反抗,而是回到家里在日记本上写道:“我不是想当总统,而是一定要当上总统。”正是这种自信给他带来了无穷的斗志、动力和激情,使他在挫折面前不低头、不畏惧,勇往直前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拥有阳光,就是要拥有“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的豁达与超然。
这种豁达与超然不是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隐居南山的归隐之情,而是一种积极用世、乐观向上的心态。体操运动员桑兰正值青春飞扬时期,却不慎摔落器械,将后半生交付给了轮椅。她不仅没有沮丧、沉沦,反而更加乐观坚强,积极生活。现在,她上了大学并且是中央电视台特约奥运记者。她的人生更加富有意义,她的阳光更加灿烂。陶潜遇到仕途不顺却只想归隐避世、逃离现实,较之于桑兰,差矣!
拥有阳光,也是要拥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坚定的自尊与自爱。
2007年11月,重庆的一群农民工写信给温家宝总理,希望他们和专家共同创作的《农民工之歌》能登上春节联欢晚会。他们不仅收到总理的回信,并且获得了登上春晚的机会。“身上的是泥水,脸上的是汗水”“昨天我们还是农民今天当工人哪”“相信自己,相信未来,我们的人生一样好年华……”如果不是因为他们的坚持,如果他们自己都觉得处在社会低层,受人歧视,他们就没有勇气向总理提出心愿。如果不珍爱自己的成果,他们的《农民工之歌》就难以震撼我们,并给他们自身带去诸多关爱和关怀。
我们只有自信、激昂、豁达、超然,自尊自爱,才能拥有阳光,才能真正驱走内心的黑暗与寒冷,撷得灿烂的人生。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阳光!
[点评]经认真修改,文章由自然界的“阳光”写到心灵的“阳光”,由中外神话中的“阳光”写到法国总统的自信,写到桑兰的乐观坚强,写到农民工上春晚的自尊自爱……所有这些材料,作者用并列式结构组织得浑然有序,读来思路严密,结构清晰。
通观全篇,选例新鲜,语言流畅(但“陶潜遇到仕途不顺却只想归隐避世、逃离现实,较之于桑兰,差矣”等个别语句表达不妥当)。评为一类卷,得分:56分。
本题解析:
材料中的关键句有“因病失去了光明。……虽然他的眼前一片漆黑,但他的心中却拥有灿烂的阳光”“他一直在用阳光般的心态去追梦”“我成功的标准就是把快乐、温暖传递给我的观众”等,由此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一、在困境中应当努力追求光明;
二、以昂扬、乐观的心态拥抱生活、实现梦想;
三、在自己拥有快乐、温暖之后,还要积极地传递快乐、奉献温暖。
参考拟题:1、阳光最多的地方2、追逐阳光。
【病文展示】
拥有心灵的阳光
一考生
无论是希腊人对阿波罗的景仰还是中国神话中“夸父逐日”的神话,都体现出人们对阳光的感激与崇敬。自然界不能没有阳光,否则万物无法生长;人类社会同样不能没有阳光,否则心灵只能在晦暗中消亡。所以每个人都要拥有阳光。
一
拥有阳光,就是要拥有“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
法国总统萨科奇小时家境贫寒,经常受同龄孩子的嘲弄与讥讽。有一天,他骑自行车穿梭于树林间,被邻家的富裕子弟拦住,一把拽过自行车摔在地上,说:“像你这种穷鬼,哪配骑自行车?”说罢,狂笑着离开。萨科奇并没有反抗,而是回到家里在日记本上写道:“我不是想当总统,而是一定要当上总统。”正是这种自信给他带来了无穷的斗志、动力,使他在挫折面前不低头,勇往直前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二
拥有唐诗宋词描绘的画般意境,如同拥有充满世界的心灵的阳光。
喜欢山水田园诗的幽静、淡雅与恬淡,恰似芳香四溢的茉莉,尊贵而含蓄,高雅而矜持。愿陪伴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漫步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静谧与幽深之中,体会“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的神秘与安详。若有一天,我愿与王维共悟惮道,参悟人生的真谛,在辋川淅淅沥沥的丝般细雨中,行走,融化,与大自然合而为一。
喜欢婉约词派的缱绻、缠绵与温柔,恰似亭亭玉立的荷花,大方而挺立,纯洁而脱俗。最为欣赏的,既非“奉旨填词”的柳三变,亦非政才逊于文才的南唐后主李煜,而是身世飘忽、几经沉浮的李易安。愿陪伴年轻时的她乘船兴尽而归,有意无意惊起一滩嬉戏的鸥鹭;更愿陪伴离丧后的她倾听帘外雨疏风骤,细看院内绿肥红瘦。若有一天,我愿与李清照一同把酒东篱,感受“凄凄惨惨戚戚”的愁,品那“三杯两盏淡酒”,重拾那份本不应属于她的惘怅情怀。
李太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使我懂得一个人可以没有权势,但不可没有骨气;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使我明白一个人可以放弃生命,但不能抛弃气节;苏轼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使我坚信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无法被打败……
先哲们的教诲如阳光般浸润我的心田,启迪着我的心智。
[升格指要]
本文第二个层次抒写的是“拥有唐诗宋词描绘的画般意境,如同拥有充满世界的心灵的阳光”。如果抛开作文供料看,这一层写得很有特色。作者从个性爱好出发,着重选取中国古典诗词浩瀚文化中的山水田园诗与婉约词入文,自成一种恬淡的文风,带给读者一股清新之气。
但是,考场作文必须切合题意,这几段所写内容虽说也算“拥有阳光”,但与命题人的限定(“阳光”主要指一种心态)毕竟有较大距离(宽容的评定,恐怕也是与题意若即若离)。这样一来,自然难得高分。评为二类卷,得分:44分。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根据以下材料写作(60分)
最近几年,国内外电视剧越来越表现出题材多样化的特点,其中时空穿越题材更是屡见不鲜,无论是2011年在湖南卫视上映的《宫锁心玉》(又名《宫》),还是在2013年末上映的韩国电视连续剧《来自星星的你》,都得到了国内民众的热烈追捧,大多数人认为这类构思非常新奇,且极具浪漫;也有人认为很无聊,离现实生活过于遥远,不现实。
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参考答案:
对穿越剧的看法
按说穿越剧是时下最流行的,更是深受女士们的青睐,偏偏我认为它俗不可耐。其实从捧红杨幂的电视剧《宫》,再到现在的《步步惊心》,它们无非是一种套路:一个现代都市女性,因为“出车祸”、“被雷劈”、“跌下楼”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穿越至一个被无数影视剧拍烂了的年代——康熙、雍正时期,成为“福晋”、“格格”,或者“丫环”的替身,让古代人的灵魂附着到自己身上,从而以现代之身,在古代展开一场欲罢不能的爱恨纠葛。就这般没有技术含量的剧情,却使得电视机前的众人牵肠挂肚。(迷倒多少美女……)
从我看到的最早的穿越剧《寻秦记》,《九五至尊》(古代穿现代),到《宫》,再到《步步惊心》,穿越只是一个外壳,里面什么都能装。不能被随意更改历史的历史正剧,只要披上了穿越的外衣,搞笑的、离奇的、血腥的情节……统统可以装入其中。
说到底,无非是现代人,通过历史资料已清楚地知晓历史人物的命运和结局,用当代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去和古代人碰撞,把虚拟的人物放到真实的历史年代中,把真实的人物放到虚拟的年代里,从而让戏剧冲突更加激烈,也让情节更加恶俗。
可是,正是这样庸俗的穿越剧,却铺天盖地的袭来,成为当下的影视主流。大量穿越书籍已被影视公司购买版权,正被制作成电视剧。
据说,2012年,我国将迎来穿越剧的播出高峰——从穿越女到穿越男,从“今穿古”(现代人穿越到古代去)到“古穿今”(古代的人穿越到现代来)、从“灵魂穿”(身体在现代已经死了,灵魂穿越到古人身上,或是与古人互换了灵魂)到“肉体穿”(整个人的肉体和灵魂都穿越了)……穿越剧的势头越来越猛烈了。
真不知道,这穿越还能凑出多少部电视剧。这样的电视剧,把观众置于不尊重史实的“雷区”中,一想到这些,我真是觉得“步步惊心”。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穿越剧”泛滥成灾?悲剧啊……
我只知道“穿越剧”是不符合好的精神食粮一列的,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正如中国文联演艺中心主任、歌唱家郁钧剑所说,要坚持正确的文艺创作方向,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但文化产业不能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否则势必会导致恶俗现象的泛滥。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作文的立意很简单就是对“穿越剧”的看法,写作时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找到理由进行论证即可,这篇文章的关键在作文的深度。注意文章的结构。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阅读朱熹《偶题三首》(之二),根据要求作文。
《偶题三首》(之二)
朱熹
擘①开苍
峡吼奔雷,万斛②飞泉涌出来。
断梗③枯槎④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注】①擘:用手把东西分开。②斛:旧量器。③梗:植物的枝或茎。④槎:农作物收割后留在地里的茎和根。
上首诗是首水的某种精神的赞歌,也蕴含某些人生哲理。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蛹与蝶
蛹看着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非常羡慕,就问:“我能不能像你一样在阳光下自由飞翔?”
蝴蝶告诉它:“第一,你必须渴望飞翔;第二,你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非常温暖的巢穴的勇气。”
蛹就问蝶:“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死亡?”
蝶告诉它:“从蛹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已经死亡;从蝶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又获得了新生。”
?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参考答案:生命真意
美丽的烛火在黑夜中静静地释放着生命的美丽与意义。因为渴望光亮,她成了光明的宠儿,虽然牺牲了芯和油,甚至是生命,但她却成就了辉煌。烛的人生,何尝不是人的人生?
人生的真谛不在于安享,而在于不停地超脱、超越,以寻觅其本真。
让心飞跃,让生命灿烂。人生就像一艘航船,满载着酸甜苦辣。心则是航船的动力,有心才会航行,才会通向人生目的地。少年周恩来就发出呼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蕴藏着山崩地裂的伟力。他让心飞跃起来,超脱了狭小的地域,在更广阔的空间指挥人生的航向。正是这种渴望,让他成为公认的才子;正是这种渴望,让他成为人民的好总理。
我们都是一样的,我们的生命原本都是一样的简单平凡。然而之所以会有伟人与庸人之分,是因为心灵的高度。勇敢的渴望,人生必会灿烂辉煌。
惟有超越,才会拥有生命的升华。我们就像大自然中的一株花,开出的花朵儿有高贵,有美丽,也有平淡。只是因我们太安于现状,太满足于现在,而又害怕超越过程中经历的痛苦。然而侯斌却用另一种方式告诉我们:生命原本可以达到如此高度。在残奥会的开幕式上,侯斌拉着绳子,将自己和那轮椅,抬升到了39米高台,点燃了圣火,将生命的意义抬升到了与圣火相同的高度。侯斌着实让我们敬佩。一个残疾人,不仅为祖国的体育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更让生命震撼了整个世界。
他原本就是一个残疾人,轮椅本该变成他一生的“伴侣”,他原本应该很平凡,他原本……然而他不是任何一个“原本”,而是现在顶天立地的一个“人”。因为他超脱了安于现状的“我”,超脱了以残疾做借口的安适。自然,他也付出代价,一次次“魔鬼”训练的汗流浃背,一次次疼痛的受伤,即使点燃圣火之时,他的手还在伤痛中。可是,这值!毕竟,超越了,崇高了!
生命就该如此奋斗,如此超越。你一定会有失去、抑或失败,然而,你也定会收到痛后的奖励。痛并快乐着,这就是人生的意义!
生命意义有多重,我们要追求那最高的层次。就像美丽的蝴蝶,想要飞翔,敢于承受破茧的痛苦。惟有如此,生命方能增添新的意义。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寓言类材料作文,理解寓意是准确审题立意的关键。蝶的回答体现了寓意,我们的着眼点可以放在蝴蝶的回答上。
“必须渴望飞翔”,才能真正飞翔——志存高远,才能达到生命的至高境界。
“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非常温暖的巢穴的勇气”——具有放弃现有的安逸舒适生活的勇气,历经磨难,才能达到生命的至高境界。
“从蛹的意义上说,你已经死亡了;从蝴蝶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又获得了新生”——获得全新的生命体验,得到生命的飞升,就必须付出代价。勇于打破原来赖以生存的模式、制度、习惯,才能获得新生,实现质的飞跃。
综合上述要点,这段寓言材料的主旨可以归纳为:
志存高远,勇于摆脱旧束缚,勇于牺牲,付出代价,才能达到生命的最高境界。
超越自我才能创造新生
不怕艰难危险才能追求生命的更高层次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