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8-06 07:06:1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①、南宋大诗人陆游有诗云:位卑未敢忘忧国。
②、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作为间谍的内森·黑尔在送情报时被英军截获,在被送上绞刑架时,敌人问他有何话说,他说:“我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我有且仅有一次生命献给我的祖国!”
③、牺牲于二战德国纳粹集中营的捷克作家伏契克,在其遗作《绞刑架下的报告》的最后一句写道:“人们,我爱你们,你们可要警惕啊!”
④、《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忘战必危”被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在日本自卫队阅兵仪式上引用,且挑明此次阅兵主要针对中国。
……
请根据阅读材料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用规范汉字书写;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结合材料“位卑未敢忘忧国”“ 我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我有且仅有一次生命献给我的祖国”可以谈爱国,结合“人们,我爱你们,你们可要警惕啊”“ 且挑明此次阅兵主要针对中国”是在谈和平。
爱国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有具体可感的事例,回顾历史,牢记屈辱是爱国,关注社会的发展是爱国,热爱祖国的河山是爱国,维护国家的尊严是爱国,提高自身的素质也是爱国。爱国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事例中,写作就要在具体的事上加以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3年以来,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中东部地区多次遭遇雾霾天气。根据北京环境监测中心3月5日发布消息称,北京大部分地区PM2.5浓度达到400微克/立方米以上,属于严重污染级别。治理雾霾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两会期间,记者在街头进行了随机采访。
记者:“您如何看待雾霾天气?”
甲:“如今汽车数量太多了,尾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应大幅减少私家车数量。”
乙:“工业污染最严重!尤其是造纸厂和食品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直接危害着我们的健康。”
丙:“城市不断地规划、建设、拆除、施工,产生的粉尘让我呼吸困难。城市给了我们美好的生活,却没有给我们健康。”
丁:“我是个外地人,我们那没有雾霾,污染与我无关。”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和抄袭。


参考答案:
天空不蓝
每个人心目中的蓝天,都是很深邃、很清澈的。可是当我独自徘徊在小河边,望着理想中令人感到沉静的天空时,却发现它并不如我想象中的一样美。黑色的烟雾袅袅升起,染黑了原本蓝盈盈的天空,那是从不远处的工厂中飘出来的。四周的空气并不清新,而是浑浊不堪的,其中夹杂着许多被汽车飞扬而过而激起的灰尘,令人有些透不过气来。
正当我在苦苦思索被污染的原因时,不远处有一个黑影坠落了下来,掉在河边杂乱不堪的小草上。出于好奇,我便加紧步伐向那个黑乎乎的不明物体走去。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小鸟。它的眼睛很透彻,但显得很悲哀,这双眼睛充满了对生的绝望,对死的恐惧。它奄奄一息地蜷缩着,身体不住地颤抖着,似乎很恐惧。它的羽毛很秃,眼里充满了凄凉。为什么它会在空中突然坠落,为什么它如此悲伤?我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被烟染黑的天,眼泪不禁夺眶而出。是它!是这不再蓝的蓝天!小鸟,我懂了,你已无力再飞向蓝天。因为你无法逃脱这城市中那堵无形的墙!就连我们这些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也时刻感到压抑,更何况是如此弱小的鸟儿!
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决定要救它。我轻轻的捧起它薄弱的躯体,害怕一不小心它就会受伤。小鸟惊恐地看着我,但在我的安抚之下,它渐渐平静了下来。我将它带到空气稍稍清新一点的“树林”里,所谓的“树林”,只是一排排树桩。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前两天这里还是一片绿荫。这是谁干的?是人!他们为了经济利益而不惜一切代价地破坏自然!无意间,我与小鸟的目光相遇了,也许是看出了我眼中的无奈,小鸟绝望了。最终,小鸟耷拉下了脑袋,死了。它似乎并不瞑目,眼睛睁着,仍旧是那么悲伤。它是想控诉人类吗?我含着泪,充满歉意地合上了小鸟的双眼。
天空啊,何时你才能重新变成深邃、清澈的蓝色?何时你才能再度成为小鸟的乐园?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造成雾霾的原因是多样的,汽车尾气污染,工业污染,城市拆建时的粉尘污染。这些污染源说明中国在迈向工业化的道路上已经“亏欠”环境,索取程度大于自然自净能力。北京大部分地区PM2.5浓度达到400微克/立方米以上,属于严重污染级别。治理雾霾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治理环境不仅要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还要出台具体措施。在资源利用、环境应急管理机制和环保经费投入上都要更有针对性。材料中“我是个外地人,我们那没有雾霾,污染与我无关。”其实,环境的恶化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系。甚至连吃一顿烧烤也会产生很多有毒物质。只有全社会提高责任意识,才能将治污环保落到实处。本材料立意可从以下角度: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如何保护环境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几位动物学家在一起探讨动物飞翔的原理,他们得出一致结论:凡是会飞的动物,它们的形体构造都是身躯轻巧、双翼修长的。
  动物学家们刚宣布完这一结果,就有一群大黄蜂飞过。动物学家们见此情景,面面相觑,一阵尴尬。
  于是,动物学家们就抓了一只大黄蜂做成标本带了回去,然后他们就去请教一位物理学家。那位物理学家看着大黄蜂那肥胖粗笨的身体和短小的翅膀,仔细研究了半天,困惑的摇着头,他说:“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它应该是飞不起来的。”
  万般无奈的动物学家和物理学家研究了一上午,都没得出答案,他们一起出去吃饭,在席间他们又谈到大黄蜂的问题。这时,一直在旁边的服务生对各位专家们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啊,大黄蜂必须飞起来,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专家听到服务生的话,不以为然的讲起生物学和流体力学的原理。服务生回答:“幸亏大黄蜂和我一样,不懂什么生物学和流体力学,否则它可能从此再也不想,也不敢飞起来了。”
  要求准确把握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天有阴晴,月有圆缺,年有四季,花有开落。真正完美的人生存在于理念之中,而客观世界里,我们只能做到接近完美或相对完美的人生,也就是说绝对完美的人生是不存在的。力求完美的人生是一种美好的境界,而接纳不完美的人生更是一种崇高的境界。
请以“接纳不完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宽 容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曲曲折折、坎坎坷坷。灿烂的阳光下,也有阴暗的角落;和风日丽的天空,也会有乌云飘来的时候;巨轮航行在大海上,经常会遇到狂风恶浪的挑战;车辆奔驰在大地上,经常有高山大河的阻碍;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或善解人意,知书达理;或心胸狭窄、蛮不讲理;或愤世嫉俗、感情用事;或宽容大度、冷静沉着……
荀子曾经说:“群子贤而能容墨,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西谚曰:“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这里讲的就宽容为怀的道理。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一种崇高的美德。在处世中不搞惟我独尊,对不同的观点、行为要予以理解和尊重,即使自己有理,也不能咄咄逼人,得理不让,把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强加给别人,要尊重他人的自由选择。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宽容别人,才会给自己带来广阔的天空。
要做到宽容并不容易,需要有广阔的胸襟。当你的真诚被视作幼稚,你的勇敢被视作鲁莽,你的灵活被视作滑头,你的让步被视作了软弱,你的慎重被视作保守,你的赞美被视作讽刺,你怎么办?凄凄惨惨地躲起来哭?哭不能改变别人的看法,伤心的还是自己;喋喋不休地为自己申辨?那只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羞羞答答地按照别人的看法了来改变自己?那更会使自己失去自信,失去自我。在没有理解的地方,会激发出自尊的力量。不要乞求理解。不求理解,你就没有不被理解的烦恼;不求理解,你才有更加坦荡的胸怀和义无返顾的勇气。只有学会宽容,能够容纳不同的意见,让风和雨交织在一起,才能看到美丽的彩虹;让爱和恨缠绕在一起,才懂得真情的可贵;把赞美和批评留在心底,才能够塑造完整的自我,保持自己的良好品性。
宽容为怀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待到你的勇敢战胜了一个个困难,你的慎重一再避免了失误,你的真情融化了别人心头的坚冰,你的灵活使我们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你的让步给双方带来了广阔的天地,你的赞美得到了公众一致认可,人们便会更加理解你、信任你。
人与人之间需要宽容、需要理解。宽容是催化剂,可以消除隔阂,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宽容是润滑剂,能调节关系,减少磨擦,避免碰撞;宽容是清新剂,会令人感到舒适,感到温馨,感到自信,感到世界的美。


本题解析:在构思时,首先要看清基准一个要求“必须写议论文”。材料注意描述了关于人生难以真正的完美的现象,并提出要接纳不完美的态度。在写作时,要明确自己的论点,然后选取有说服力的论据,采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加以论证。可以参考以下立意:
要善于理解和包容别人的不完美,拥有一颗豁达的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给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
量小非君子,宰相肚里好撑船,凡能成大事者,必定要虚怀若谷,宽容豁达。
四、不完美是完美的体现,做事不能走极端。


本题难度:简单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一段时间以来,“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校园流行语。实际情况是,有些同学有这“三怕”(或其中“一怕”“二怕”),有些同学不但不怕反倒喜欢。
你对上述“怕”或“不怕”(含喜欢)有何体验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今年江西省的两道语言表述写作题,均注重了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话说,有东西写,体现了公平性。其次注重了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自己的生活内容,这是一个写作的导向,比起那些超越学生的人生经验,让学生进行纯粹的抽象思考和审美体验要实在得多。剩下来的就是如何发挥自己的语言水平,写好一篇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作文了。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的是写作能力。
【审题】取材于中学生学习中的现象,切入的角度不少,学生应该是有话可说,也不容易跑题。但说得好不好,深刻不深刻,新颖不新颖,就可以看出学生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水平和表达的语言功力了。
【立意】注意题目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均可。如果是重点在自己的切身经历,可考虑写记叙文;如果是重点在大家的普遍现象,可考虑写议论文。不管哪种选择,均要考虑以下内容:
⑴“怕”或“不怕”的现象(或具体事例);
⑵“怕”或“不怕”的原因;
⑶“怕”或“不怕”的思考及启示。
【附示例】
作家写的2013年江西高考作文
急功与慢利
张小圈(江西“80后”作家)
长期以来,“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校园流行语。同学们一说起这句话,都会心照不宣地摇头一笑:难啊,太难了!这些凌乱的数字和线条之间,有着什么神秘的联系?这些A、B、C、D排列组合之后,该用怎样的读音和语气?天啊,这篇课文的作者竟然又是鲁迅,必然有几个重点段落老师会要求大家狂背狂记!
头疼归头疼,可看看身边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去参加各种奥数、英文补习班的绝不在少数。补习奥数的同学是崇拜陈景润教授,想证明1+1=2?还是着迷于数理逻辑,想藉此探究宇宙的真谛?补习英文的同学是想要师夷长技以自强,将来能够实现中西文化的友好联系?还是打心眼里喜欢莎士比亚,想要看懂原文的真意?他们背着沉重的书包笑我迂腐:你说的未免太不切实际,奥数比赛一旦获奖,升学便可以享受加分待遇;英文说得流利,将来出国镀金根本不是难题!
我恍然大悟,“三怕”同样是怕,学好奥数、英文两科的益处唾手可得,即使恨得咬牙切齿也趋之若鹜,拧着眉头勤学苦练,希望自此走上一条捷径,凭借这两科的特长平步青云。而鲁迅先生的文章诘屈聱牙,何必下这个死力?能加分吗?能出国吗?顶多草草应付老师抄写几遍,便自认无愧于心,很对得起这位平头胡子伯伯了!
时下人心浮躁,事事言利,即使教育概莫能外,让人不免唏嘘。不少少年只看眼前是否得益,恨不得今日种苗明日便能吃瓜,否则绝不肯多花一丝一毫力气。北师大学者史杰鹏说鲁迅的文字“敲之铿然,触之也濡;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白话文诞生的初期,他已能把文字使得出神入化,开启民智,余荫当今。鲁迅斗争的酷烈、文笔的华美、考证的精研,如能化入少年的灵魂中,则他们真正可以成为未来的栋梁,这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可惜有几个耐得住这个年深日久、潜移默化的过程呢?
校园里依然流传着“三怕”,奥数、英文却越来越热门。鲁迅还是寂寞着,被一句轻慢的“太难了”掷到墙角,静静地等待。
自由“界”与现实“限”
徐锦彬(江西省杂文学会会员)
“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针对当下很多中学校园这样的流行语,笔者实在觉得现在的后生可畏,心灵之自由,语言之不羁、个性之追求着实可爱,着实有人人争做文艺青年,个个愿赶上时尚翘楚的不挡之势,也同时反映出当下我们教育行为的一些问题。比如,我们20年前设定的教育方式在面对当下被教育的对象时,是否对接上了地气?其实这归根结底是同学们成长过程中的自由“界”与教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育招考政策的现实“限”的矛盾问题,关于这里,我有话要说。
记得1997年参加高考的我们那一代学生就开始接受奥数、英文、周树人的量化、固化的教学方式,那时衍生的很多加强性的各类课外培训因为社会整体经济发展的原因,没有成风靡之势,现如今已经势不可挡。这一模式就像工厂生产线,无数自由之心在现实的赶考路上被套上了固定的“马笼头”,数百万考生也就是在这即将脱缰的人生路上有了第一次现实“限”的切身体会。
作为选拔性的考试,在我们这个庞大的国家真正实现个性化选拔其实不易,也必须需要时间进行探索检验。稍稍长大后的我们明白,自由“界”与现实“限”其实是理想与行为之间的博弈,那绝对是场血肉模糊的厮杀。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路走来,自己对自己过去信仰过的东西不再有敬畏之情,不再有留恋之意,这本身就要经历多么大的思想危机。事实上,我们作为普通个体,基本都将经历从“诗意的自由理想主义”到“冷静如水的行为哲学”,这个过程其实十分痛苦。
自由和现实是个泛指,我们在行进的过程中却有太多的针指。我们怎样理解我们应该遵循的行为“界”和“限”?有个家伙说,“人生是找回自己的旅程,会迷失,是因为人生好像一个迷宫,有很多诱惑和岔口,找到了自己的本性,自然就不会迷失了。”我总觉得他老兄说得太轻松,但我们能说的也只到这个份上。伟人们也常常说他们这类人能做的其实真的也很少。如果人的一生都在为人为的价值观里争逐追寻,那就像是与自己的影子赛跑一样,白费力气。到底是个性化之路或者模式化之路只有自己走过了才知道,说到底,这只是没有人可以替代、专属于你的道路。我说,这其实是我们的“界”,无法跳出三界外,却只能身在五行中。(江南都市报 记者廖济堂)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