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8-06 07:06:5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养?竹?记 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①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②,他人假居,由是筐篚③者斩焉,篲帚④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⑤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⑥,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⑦,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犹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选自《全唐文》卷六七六) 【注】①拔萃:书判拔萃科。唐代科举科目之一。②捐馆:指逝世。③筐篚(kuāng? fěi):竹制器物。④篲帚(huìzhǒu):扫帚。⑤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⑥菶(běng)茸荟郁:草木杂乱茂盛。⑦芟(shān)蘙荟:除掉茂盛的杂草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竹本固,固以树德本:根 B.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假:借 C.以贻其后之居斯者贻:愉乐 D.竹心空,空以体道体:体察、体悟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竹,植物也。甚矣,汝之不惠! B.询于关氏之老。客有吹洞箫者。 C.于人何有哉?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D.而见贱俗人之目。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
小题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以关相国私第的竹子为叙写对象,叙述其经历了关相国对它们爱护有加,后遭人任意砍伐,再后来经作者精心扶植重焕生机,但最后却被庸俗的人们随意丢弃的遭遇。
B.文人士大夫喜欢竹子的原因,不仅在于它的自然外观,更在于竹子的自然性状所比附的人的品格情操的象征意义。本文就是一个有力的例子。
C.作者认为培养人才犹如养竹,人才虽然难得,可是爱惜和识拔人才的人更为难得。文章婉转曲折,流畅自然。
D.作者写作这篇文章,其实是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以便让居住在这里的后人和当时的用人者读到后有所启发、借鉴。
2、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使快(畅快)弹数曲/凡六百一十六言(话语)/铁骑突出(突然出现)/却坐促弦(后退)
B.信手续续弹(随意、随便)/开国何茫然(多么)/耳暂明(暂时)/一夫当关(占据、把守)
C.仰胁息(屏住呼吸)/整顿衣裳(整理)/连峰去天(距离)/所守或匪亲(或者)
D.长咨嗟(叹息)/行为偏僻性乖张(偏激不端正)/风流态度?(风韵)/形容尚小(形体容貌)
3、单选题 选出对下面句中“十”“一”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
[? ]
①骐骥一跃
②用心一也
③不能十步
④驽马十驾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4、单选题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刘邦亲自带着一百多人马来到鸿门向项王陪罪,使矛盾得到缓解。
B.项伯掩护刘邦,使项庄不能击杀刘邦。
C.范增屡次暗示项羽杀掉刘邦,项羽坚决反对。
D.项羽已答应项伯要好好款待刘邦,因此不理睬范增的多次暗示。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春风徐来,水波不兴/徐:慢慢地。
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凌:越过。?
C.以故其后名之曰”/故:缘故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适合。